正在阅读:粮满仓·好丰光丨新农人:“菜经纪”指尖巧链产销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粮满仓·好丰光丨新农人:“菜经纪”指尖巧链产销路

原创 阎润珍2025/08/07 17:36:3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 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编者按】

  6月23日,《粮满仓·好丰光》大型融媒报道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立足全国视野,聚焦山东特色,从“米袋子”“菜篮子”“鱼篓子”“智慧种”“新农人”等角度入手,全面展现山东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亮点和成绩,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活动期间,将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开设话题,邀请广大网友积极参与互动,不断呈现山东发展绿色新质农业和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系列报道《粮满仓·好丰光》之“新农人”,聚焦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展现山东人才兴农新路径。

1f6a4bb-1483fd95.jpg

海报新闻记者 杨庆国 杨飞 泰安报道

  “我就想让咱地里种出来的好菜,都能顺顺当当地卖出去。”这是泰安市东平县梯门镇西梯门村普通菜农张玛丽最朴素的心声。2023年夏天,她和丈夫响应全县“双30万亩”工程号召,在家乡建起了11座崭新的果蔬大棚,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设施农业发展大潮中。

  虽说张玛丽没有种过菜,更没有大棚作物管护经验,但在镇里技术员的帮扶下,她的黄瓜、辣椒当年就迎来丰收,可喜悦没持续多久,“怎么卖”成为了最现实的困扰。“当时,镇里也在积极帮我们找销路,但我觉得不能光依靠别人,自己也得想办法。”张玛丽说,“我们把菜分成十斤左右一份的‘蔬菜包’,自己开着小货车,跑遍了周边小餐馆、小饭店,挨家挨户敲门推销。”张玛丽回忆,一天下来,嘴皮子磨破了,才勉强卖出十几份,“看着大棚里一天天成熟等着采摘的蔬菜,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困境中,张玛丽想到了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那时候就知道看,自己从没拍过,更不懂怎么吸引人。”但为了卖菜,她豁出去了。晚上哄睡孩子,就在手机微弱的光亮下搜索“怎么拍视频”“怎么介绍农产品”的教程,反复琢磨练习。最初发布的几个视频,效果惨淡,“没什么人看,家里人也不理解,说我该踏踏实实在地里干活,别老琢磨这些‘虚头巴脑’的‘捷径’。”但张玛丽没有放弃,她不断调整拍摄角度,学着用更真实、更有烟火气的方式展示自家蔬菜的品相和种植过程。

  坚持带来了回报。随着发布的视频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她的抖音号“@玛丽”关注度悄然攀升,先是周边乡镇的小超市老板、小菜贩刷到了视频,主动联系订货。接着,本村、邻村的菜农看到她的成功,也纷纷找上门来,“玛丽啊,看你拍这个挺管用,帮我们也拍拍吧?”热心肠的张玛丽总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用她的镜头为乡邻的蔬菜吆喝。

  这份“兼职”的影响力像滚雪球般壮大,特别是2024年5月14日,东平县蔬菜交易市场正式开园营业,给张玛丽的事业带来了质的飞跃。她果断在交易市场租下一个档口,和家人商量后,把大棚的生产管理交给丈夫,自己则全身心转型成为一名专业的“蔬菜经纪人”,成为连接种植户与市场的“桥梁。

  创业起步总是艰难的。“市场刚开张那会儿,什么配套都不全,连固定干活的装卸工都难找。”张玛丽回忆道,那时她常常是自己开着一辆小货车,风里来雨里去,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跑,一家一户地收菜。让她记忆最深的是去州城街道收菜的一次经历,“那次收了6000多斤大白菜,一大包就有60多斤重!搬一包上车、下车,再回去搬下一包……装车就反反复复搬了一百多趟。”装完车已经是汗流浃背、胳膊都抬不起来,送到客户那儿还得再搬下来卸货。“没办法,答应了人家就得办到,人得讲信用。”这份实诚让她在农户和客户间赢得了口碑。

  张玛丽用勤劳和诚信打响了名头,收菜的范围也迅速从梯门镇扩展到了接山镇、老湖镇、州城街道等更广阔的区域。更可喜的是,随着蔬菜交易市场的日益繁荣和规范,张玛丽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不用再当‘搬运工’了。”她笑着说,如今一部智能手机、一张办公桌就是她的主要“阵地”,利用微信、抖音和交易市场的内部信息平台,坐在档口里就能轻松完成几件事——线上对接种植户了解蔬菜品种、数量、价格和上市时间;线上调派车辆直接到田间地头拉货;线上联系各地批发商、超市、食堂等客户,精准匹配需求达成销售。“从地头到市场,再到客户的餐桌上,所有环节坐在办公室点点手机就能协调安排好,信息顺畅多了,效率高了,人也省心省力了。”张玛丽形容这是“指尖上的蔬菜经纪”。

  凭借透明的信息和高效的服务,如今张玛丽在旺季时一天的收购量能达到6万多斤,日销售量超过5万斤,每天往来为她服务的运输车辆就有20余辆,这在以前种大棚时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更重要的是,她打通了一条稳定的产销渠道,不仅解决了自家和越来越多托付给她的乡亲们的卖菜难题,自己也从单纯的菜农,成长为东平蔬菜流通领域的一个“关键节点”。

  回顾这段从种植到流通的创业路,张玛丽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我就想稳稳地扎根在这个蔬菜交易市场,继续把短视频这个工具用好,更专业地宣传咱们东平的好蔬菜。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东平菜’的品牌往外打,不仅要走出泰安、走出山东,更希望能让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吃上咱们的优质蔬菜!”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