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年来,随着电商蓬勃发展,我市快递业务量逐年攀升,传统智能快递柜“一位难求”问题日益凸显。近日,一种新型“移动快递柜车”亮相德州街头,更有快递驿站将服务点延伸至车库,设置“车库驿站”,有效破解城市快递末端服务“最后100米”难题。
“各位邻居好,谁拿错快递了,请尽快与我联系。”近日,家住德城区嘉泰园小区的魏女士发现,快递小哥将其快件放在门卫室,却被邻居错拿。“监控只拍到有人翻找,但看不清是谁拿的。”无奈之下,她只好在小区微信群发布“寻件启示”。
魏女士告诉记者,小区里虽设有智能快递柜,但因包裹量多格口少,仍不够用,有不少包裹被放置在一旁的货架上,甚至部分包裹直接被放在地上。
连日来,记者采访我市多名快递小哥,他们坦言,虽然我市很多小区设有智能快递柜,但因格口数量有限,高峰期经常出现“满柜”现象。“和收件人沟通,放在小区物业或者改天再来送,非常耽误时间。”快递小哥坦言,尤其是“618”“双十一”期间,传统智能快递柜可谓“一位难求”。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小区门卫室均堆放有包裹,但也有部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不负责代收快件,丢失谁负责?”
位于德城区大学西路的华锦园小区门口停放着2辆三轮车,这可不是普通的载人三轮车,而是存放快件、可移动的快递柜车。
8月17日,在快递柜车前,该小区居民李女士在屏幕上输入取件码即可开柜取快,全程仅需10秒钟。“小区里虽然有智能快递柜,但格口少,快递经常没地放,放在门卫又担心夏季下雨会淋湿。现在下班回家时就能顺路取件,不用专门跑快递驿站,特别方便。”体验过后,李女士对快递柜车连连称赞。
另一旁,快递小哥于先生轻轻一点屏幕,快递柜车上的多个格口瞬间被打开,他再逐一扫描快件,将其装入格口,“在短时间内,就能把快件放进移动柜车,省时又省力”。
递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区域业务经理刘洪卫介绍,这2辆快递柜车共有328个格口,其安全、绿色环保,配备高清监控,车上有太阳能板可直接供电,快递小哥实现批量邮递,提高配送效率,支持居民24小时自助取件。与位置固定、运营成本高的传统快递服务站和智能快递柜相比,其更像是“流动驿站”,可根据快递业务量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位置,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收件选择。
刘洪卫说,目前德城区已有3辆快递柜车投入试运营,华锦园小区2辆,东海紫云台小区1辆。今后,将根据用户反馈进一步优化移动快递柜功能和服务,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近日,德城区湖滨北大道的亚太小区迎来“新住户”——快递驿站,其位置并不是小区门口或沿街门市,而是小区车库,且无人值守,居民24小时自助取件。
前段时间,该小区居民吴女士收到快递取件码,像往常一样出门取件,按照短信内容提示,她竟然来到4号楼门前的车库。“小区门口有一个智能快递柜,以前快件都是放在那里,但因格口有限,也不够用。”吴女士认为,车库温度适宜,避免露天取件日晒雨淋,业主回家顺路就能取包裹,这一举措非常便民。
8月17日,记者来到现场发现,“车库驿站”有4组智能快递柜,近300个格口,但车库里还有一张桌子,放着多个大件包裹。“智能快递柜格口空间有限,一些大件无法放置,就放在旁边桌子上。有监控,丢不了。”快递驿站负责人刘先生解释道。
刘先生坦言,相比沿街门市,车库租金便宜,每月仅200元,且“车库驿站”无人值守,又节约了人工成本。车库内设有摄像头,居民凭取件码可实现24小时自助取件。
虽然快递柜车和“车库驿站”能有效破解城市快递末端服务“最后100米”难题,但并非所有居民都认可。
有市民认为,快递柜车占用停车位。还有住在车库附近的王先生抱怨:“我家住1楼,老旧小区隔音差,从早到晚都有快递车进出,还经常有邻居晚上11点取件,取件声吵得人难以入眠。”他说,高峰期时会有三四辆快递三轮车同时停放在车库前,导致附近路段短暂拥堵。
小区里究竟是否允许开快递驿站?山东德衡(德州)律师事务所郝梦律师认为,目前没有法律规定禁止快递驿站开在小区里,但在小区里开快递驿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小区内的住宅楼是不允许改变为快递驿站的。若业主将住宅改变为快递驿站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
小区的车库和停车位通常是供业主停车使用的,其性质和用途并不包括作为商业经营或快递代收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改变土地用途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临时使用土地也需遵守合同约定和相关法规。因此,未经批准擅自将小区车库改为快递代收点属于违法行为。此外,即使车库所有权归属于业主个人,但在小区内开展经营活动仍需要遵守小区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