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德州“十四五”商务答卷亮眼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德州“十四五”商务答卷亮眼

转载 靳冬群2025/09/30 16:42:0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发布 编辑:德州发布 8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9月30日,我市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陈海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如伟,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逯泽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魏立路出席,介绍“十四五”时期德州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姚宁主持发布会。



  “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和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为主线,勇于担当,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商务领域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发展成效显著。

  一、消费市场实现扩容提质。过去四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14.4亿元增长到1483亿元,年均增长7.4%,消费基础作用不断增强。政策体系支撑有力,出台《关于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先后印发《德州市优化消费环境若干措施》《德州市提振消费五大工程实施方案》等,系统施策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电商经济,德城区直播电商中心获评“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城乡消费载体提档升级,我市获评第三批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德百奥莱广场入选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典型案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德城区等4个县市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集,入选数量居全省第2位。勇于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报废机动车回收e网通”平台,实现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电子化及在线注销,每年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500万元以上,成为全国汽车领域以旧换新与绿色消费相结合的创新典型案例。

  二、外向型经济实现量稳质升。过去四年,外贸逆势破局,韧性凸显,货物进出口由386.9亿元增长到734.5亿元,突破700亿元大关,外贸主体增加680家,达到1900余家。德州国际陆港获批启用,开放平台建设实现突破。我市获评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2个县市区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连续3年有县市区获评全省对外开放强县。大力“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加省级经贸投促活动,与30多个境外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不断拓宽引资渠道,利润再投资、QFLP、境外发债、境外上市利用外资实现突破,“十四五”前四年,累计使用外资20.95亿美元,是“十三五”五年的2.4倍。

  三、开发区发展提质增效。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运河开发区绿色化工产业规模已达300亿级。我市纳入省“雁阵形”产业集群的7个产业集群,已覆盖9个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开发区争先进位成效明显,其中德州经开区在2023、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分别列全国第69位、第56位,连续跻身前列。开放发展快速推进,过去四年全市开发区实现货物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年均增长18.74%、9.49%。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德州经开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陵城区开发区获批国家水效领跑者工业园区。联动发展不断深化,临邑开发区与威海高新区共建临威东西合作产业园,在全省10对东西合作共建开发区评估中居第2位。我市在济南片区管委会举办的全省制度创新擂台赛中入围前三强,并列第一。开发区已成为我市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科学谋划和推动“十五五”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答记者问

  “十四五”以来,在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推动下,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尤其是多元化消费新场景更加丰富。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刘如伟


  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现实要求。市商务局多措并举打造多层次消费生态,培育消费新场景。一是改造提升商业街区。德百奥莱广场入选全国首批零售业创新提升典型案例,万达广场获评省级试点智慧商店,德百奥莱广场、铜锣湾奥特莱斯购物小镇、乐陵澳林时代天街入选省级特色商业街。德百奥莱589街区作为服务消费融合发展的新地标,集合“吃购游娱”一体化消费,有效激发了周边商业活力。二是加大首店引进力度。培育核心商圈首店集聚区,引进小米体验店、海尔卡萨帝001号店、中影院线(乐陵)等品牌首店,激发消费新活力。例如,今年8月份举办的361超品店首店开业仪式上,NBA现役超级球星阿隆·戈登来我市现场助力开业,并捐助100万元代金券,成为我市体育赛事进商圈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激发了消费热情。三是大力发展电商。建成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618全网大促等活动,促进线上消费。德城区直播电商中心获评“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夏津县赵华锐、陵城区姜洪涛等4人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带头人典型案例,夏津赵连银入选山东省村支书联动直播团。四是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借助举办文旅大会、音乐节等,发展“影视+旅游+消费”,谋划促消费活动,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借“德BA”赛事推出“乐享消费”票根福利,覆盖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等领域百余商家,让赛事热度持续赋能周边消费市场。


  请问,下一步我市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推动消费持续扩大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刘如伟


  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坚持全域、全时、全链条理念,丰富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能级,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一是强化活动牵引。紧扣消费主题,统筹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拓展城乡消费。精心开展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升级行动等4大促消费行动,举办第二届地标美食评选活动、对接京津冀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等8场重点促消费活动,持续激发消费潜能。二是加强企业招引与培育。建立重点企业帮扶机制,支持企业扩大业务规模,提升骨干企业占比。加快盘活闲置商业设施,加强批零餐领域招商引资。三是推动业态模式创新。持续做强“影视+旅游+消费”,吸引外来消费集聚;依托天衢博览广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全年支持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0场以上,引进品牌首店20家。四是加快发展线上消费。深入实施“110村支书直播带货”行动,围绕扒鸡、小枣、桑黄等特色产业,构建“产品升级+数字营销+供应链协同”全链条体系,打造电商优势产业集群。五是提升服务消费品质。精心筹备齐鲁小吃节、“新时代+新鲁菜”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扩大“州城餐饮”品牌影响力。实施家政企业三年提升行动,推进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请问,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市商务局将采取哪些举措?


逯泽生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合作、促共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持续健全完善开放体系,积极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强对外开放改革系统集成,扩围提质推进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开放改革试点,探索开展“首创性改革试点”,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成果。二是复制推广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动自贸试验区政策适用范围的横向延展、重点领域开放创新的纵向突破,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支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山东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医养健康联动合作等方面联合开展政策探索创新,支持我市更多开发区与自贸区开展联动创新。三是深化外商投资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享受平等国民待遇,确保“非禁即入”。发挥好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畅通外商投诉渠道,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四是积极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新一代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十四五”时期,我市开发区进位赶超成效显著。“十五五”时期在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提升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方面的思路是什么?


逯泽生


  “十五五”时期,围绕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落实《山东省开发区条例》,推动开发区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突破、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二是突出规划引领。推动开发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协调、管理规范、各具特色的开发区发展格局。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导开发区聚焦各自新修订确立的三大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招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推动开发区产业成链、企业成群。四是推动开发区开放发展。推动开发区加强与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各类对外开放区域的对接,强化对标学习,深化对外开放改革探索,发挥好改革开放先行区作用。五是支持开发区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投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开发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积极创建绿色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


  “十四五”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市外贸发展展现了强劲韧性。请介绍一下我市在推动外贸扩容提质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魏立路


  “十四五”以来,我市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拓市场、搭平台、优服务,外贸顶住了压力、展现了韧性,实现逆势增长。一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境外市场开拓行动,加大对“一带一路”、南美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消博会等境内外国际展会,组织经贸团组赴东盟、中亚、欧洲等开展“新三样”、二手车出口等对接活动;举办精准采购对接会,强化资源对接,推动优势产业和外贸企业“品牌出海”。二是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抢抓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机遇,强化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引进速马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易运盈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举办山东产业带亚马逊外贸赋能活动、山东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等系列活动;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培育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11个,培育省级跨境电商品牌企业2家。三是强化助企服务保障。用好各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规模等。发展“商务+金融”,统筹资源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开展“金融直达外贸企业”政金企对接等活动,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外贸优质产品库,选取五金机电、纺织服装、体育器材等10个优势产业,组织513家企业入库,精准将入库企业及产品推送至境外采购商,提升品牌知名度。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