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刚充了200块钱,糕点店就关门了,当时店内促销,充值的人特别多。”近日,市民周女士拨打本报热线2220000,称位于德城区新湖南大街与新华路十字路口处的“张亮江南糕点”人去楼空,众多消费者权益受损,不知如何维权。
据周女士介绍,这家店铺今年年后开业,因持卡消费可享受优惠,因此办卡消费者较多,周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于两个月前办卡,开通的是店员推荐的200元VIP卡,此后周女士只消费了30元左右。
4月25日,周女士再去该店时,发现店铺招牌拆了,店内设施也全部不见。问旁边店铺老板后得知,这家糕点店于半月前就关门了,关门当天中午还有顾客来消费,一切与往常无异,只是到了晚上12点左右,店内传出“叮叮当当”搬移物品的声音,第二天早上便没有再开门。
据了解,在糕点店关门后,房东曾联系过店铺经营者,对方匆匆忙忙说“生意不好做,我们回老家了,转让费也不要了,你直接转给其他人吧”后就挂断了电话。此后,该糕点店经营者便再无音讯。
据糕点店旁边一店铺老板介绍,最近半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此询问,还有不少人拨打预存卡上商家的电话,号码显示为福建福州,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
有人劝周女士“预存卡消费,店家跑路
就此,记者联系德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局已经接到部分消费者投诉,但这家店铺处于关店状态,工作人员曾多次拨打店方的预留电话,也一直没有接通过。记者随后联系派出所后得知,此类案件达不到诈骗罪立案标准,派出所也只能协调解决,但目前难点是联系不到店主。
店主失联,那消费者就维权无门了吗?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李倩律师给出建议,这种情况可以去法院诉讼,哪怕是个人去起诉,立案金额几十元,法院也会立案。法院找到被告后,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被执行人没有可执行财产,那么将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无法进行高消费等,在今后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将有所限制。
了解到诉讼程序后,周女士表示自己将会拿起法律武器,对此事追究到底,也希望通过这一次诉讼,为今后消费者维权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