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春节假期转瞬即逝,大家结束了悠闲的“假日模式”,陆续返回岗位,这让许多人感到难以适应,产生了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反应,如失落、焦虑、疲惫、肠胃不适等。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卫四科副主任王淼提醒:如果节后种种不适袭来,可能是患上了“节后综合征”。
“节后上班,我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总是特别疲惫,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注意力很难集中,效率特别低……”日前,李女士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时向接诊医师王淼吐露自己近期出现的“病症”。李女士坦露,如果只是以上这些症状,自己倒还不怎么担忧,可随后还出现了无诱因的恶心、头晕、头痛、坐立不安、夜间失眠等情况,情绪总是莫名烦躁,像一根随时会被点燃的鞭炮。“我是不是病情加重了?”
面对李女士的担忧,王淼解释道,“节后综合征”的出现,是因为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进入工作的紧张状态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每年节假日过后,医院都会接待一些与李女士症状类似的患者,他们大都表示在节后的两三天里很难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出现厌倦、焦虑、失眠等症状,甚至还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烦躁、肠道反应等。听到王淼的解释,李女士稍稍放松了些心情。
王淼为李女士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及时收心”,避免高强度活动和饭局应酬,合理安排起居、规律作息,晚上入睡前可以轻轻按摩头部、听听舒缓的音乐、热水泡脚等,让大脑真正放松休息,尽量不要在睡前看手机。其次,春节假期内饮食较丰富,长假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清淡,可以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最后,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工作,注明轻重缓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工作量,给自己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
听从王淼的建议再加上心理治疗,李女士发现自己的状态在明显好转。王淼提醒,“节后综合征”其实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一种正常心态,症状较轻的人一般在节后二三天就可调整恢复。如果症状超过2周没有缓解,或已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海琳 通讯员 张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