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凝聚改革共识 勇于担当作为——四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新华社评论员“广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顺利推进改革十分重要。”习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齐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全会精神更好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岑浩辉。在习近平的见证下,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岑浩辉颁发了任命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1978年,贾大山凭借小说《取经》斩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成为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乡村的生活体验让贾大山擅长发掘基层群众的苦乐浮沉。1982年,来到正定任职的习近平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就是作家贾大山。文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南岳衡山的这副对联勉励大家。习近平总书记以峻岭逶迤喻征程,以锲而不舍话奋斗。今天,我们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抓好改革这项系统工程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5日电题:“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习近平主席赴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纪实新华社记者郝薇薇、杨依军人民日报记者胡泽曦、张志文从北京出发,飞越5个
喀山,俄罗斯伏尔加河畔千年古城,见证了金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时刻——扩员后的首次金砖会晤。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是任由世界动荡
新华社合肥10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省份福建,深入厦门经济特区,察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鲜明信号。紧扣“制度”,扩大高水平对
依山傍海,村美民富。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在村内码头察看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陈城镇澳角村、谷文昌纪念馆和关帝文化产业园,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
“谁来养活中国?”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回应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中国要靠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重温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把中国饭碗端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吹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