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回家团聚!2025年1月1日,在德州火车站,旅客们带着大包小包,踏上回家团聚的旅途。(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明凯)
新年,新生命,新希望!1月1日9时许,德城区妇幼保健院迎来首个“元旦宝宝”。(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赵妮李昭勃)
钟声即将响起,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2024年12月31日晚7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将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自2014年起,习近平主席已经连续11年发表新年贺词。这11篇新年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从乡村到社区,从学校到企业,总书记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始终惦念牵挂着人民幸福、百姓冷暖。在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总书记来到村民杜洪刚家中,关切询问灾
下课了,动起来!本月起,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课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让学生们有更长时间享受户外、享受阳光。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9日讯2024,山东挑起大梁扛起担当,跑出“加速度”,干出“新高度”,待客有温度,科研有亮度……在更新的每一“度”里,山东都饱含热忱与激情,满怀敬畏与执着。2025,山东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也离不开文化的兴盛繁荣。2024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条新的交通线路都承载人民幸福梦想。今年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今天上午,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
八年前几名中国人来到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市让这座城市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当地有句谚语朋友是时间的果实这个果实也在一封信里斯梅戴雷沃钢铁厂成立于1913年一直是塞尔维亚最大的钢铁企业最鼎盛时贡献了斯梅戴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
【“财”米油盐】真干、实干、科学干,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大省挑大梁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5日讯12月24日-25日,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2024年是山东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戳视频,查收这份来自2024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记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4年,一次次考察,一次次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愈走愈宽广。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桐城六尺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我国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相关重
4次出访,数万公里行程,上百场双多边活动……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会新朋、晤老友,引领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上阔步向前,以元首外交推动国际合作,用“中国行动”展示“中国担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面对变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
高宝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杨雅摄匈中双语学校教师正在批改作业。本报记者刘仲华摄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外景。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供图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24年,从乡村到社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步履不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把脉定向。他惦念的始终是人民,心系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创新基层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这一年,中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成绩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以科技创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