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8月14日,市民刘先生骑行共享电动单车时,发现车辆配备的头盔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共享电动车头盔用一条伸缩绳系在车把上,骑行人将头盔系牢后,骑行中一旦发生危险,即便有机会跳车躲避,也会被这根伸缩绳限制,而且车辆倒地后,也存在骑行人被伸缩绳“拽倒”、“锁喉”等二次伤害风险。
市民:头盔用绳拴在车把上存在安全隐患
刘先生介绍,当日自己需要在附近买东西,最方便的出行方式是共享电动车,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好体验。虽然路口停放着多辆电动车,但细看之下,每一辆车子都无从下“坐”。“有些头盔内存着水、垃圾,或者破损、缺失了,有些车座上一层土,有些车撑抬不上去,十多辆车子,竟然没有一辆能骑的。”刘先生介绍自己走了一个路口,才算找了辆相对干净的车子扫码。
但戴上头盔后,又有了新问题,头盔尺寸较大,加之是用一根防盗伸缩绳系在车把上,骑行中头盔总是向左侧滑。“骑行中这根绳子拽的头盔很不舒服,而且遇到紧急情况,这根绳子也可能会成为逃生障碍,导致碾压风险,由于惯性移动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还可能会勒到脖子。”刘先生说。他停下车后又测试下,车辆倒地的状态,由于头盔上伸缩绳限制,他仅能离开车辆一步距离。
记者调查:头盔脏、缺失、防盗绳存隐患 问题真不少
根据刘先生反映情况,记者查看了城区多处停放的共享电动车,头盔脏、乱、差、缺失是普遍现象。长河大道与东风路附近的近十辆共享电动车中,三辆车子头盔内有水、一辆车头盔缺失,四辆车子头盔、车座上有尘土、落叶等。由此向南接连三个路口,共享电动车的情况普遍与之相似。
调查中发现,美团、小遛、青柠等品牌共享单车均是采用伸缩绳连接车把和头盔。经测量,伸缩绳完全伸直后的长度约为3米,但有些绳子弹性较差,垂落在车轮位置,骑行中容易钩到路边物体,从而导致车把失衡,发生交通事故;有些绳子弹性较强,戴上头盔后会牵引头盔发生偏斜,骑行过程中极易旋转遮挡视线,从而存在风险。
律师:因设计缺陷造成事故 运营商须承担相应责任
对于共享单车头盔存在的安全隐患,众成清泰(德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倩介绍,如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本身存在缺陷,使用者因为电单车本身的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运营商应承担相应责任。
“或许当初共享电动车设计伸缩绳连接头盔是为了防盗之类的目的,但不应该以牺牲市民安全为代价。”刘先生表示,运营商亟待提高共享电动车服务质量,建议可以采用扫码取帽子、智能上锁等方式,改进、更换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共享电动车头盔,让头盔真正起到保护骑行人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