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8月15日,我市在平原县举办“平原改革进行时”专场新闻发布会,平原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改革办主任王旭介绍平原县改革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平原县树牢“一切工作都融入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动一切工作”理念,推动改革事项“出圈”,打造独具平原特色,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品牌。今年夏季,平原县88.6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央视《新闻联播》对我县使用小麦烘干技术创造“粮食减损”新模式给予宣传报道;7月24日,平原县粮食生产量质齐增的做法作为《人民日报》第一版《大国粮仓,稳产优供根基牢》中的具体典型案例被宣传报道。《保畅通:聚焦堵点 打开外贸新通道》典型做法先后在《央视新闻》《山东新闻联播》宣传报道;山东省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推广等省级以上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截至目前,我县“红链赋能”“码上监督”、“五型”机关创建、“智慧餐厅”等40多项典型经验做法得到新华社《高管信息》、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同志高度重视改革工作,仅5月份以来,先后就改革工作做出13次专题批示,对“出圈出彩”的单位个人在县级大会上大张旗鼓的通报表扬。
成绩的取得,在于我们坚持顶层设计抓改革、坚持创新机制抓改革、坚持系统集成抓改革、坚持先行先试抓改革,不断增强改革动力、提升改革能力、激活改革活力。
一、坚持顶层设计抓改革。一是抓规定动作。今年以来,县委深改委研究制定了《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14个改革文件、方案,确保改革工作有章可循。出台2022年改革工作要点,谋划180项改革任务。二是抓协同推进。县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示范,带头研究改革事项。各深改委成员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察落实,全力推进本系统的改革任务。三是抓督察考核。围绕省重点督导落实的30项改革任务,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汇总。
二、坚持创新机制抓改革。根据改革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探索创新了一系列动作,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在全市率先增设了改革内设机构,覆盖全县12个乡镇(街道)、42个县直部门及25个事业单位,解决了基层单位改革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管的问题,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出圈”意识。对照8项“出圈”标准,精心选取了城市精细化管理、“职工查隐患、老板发红包”等一批改革亮点,形成“出圈”项目库,重点打造、重点推介。县委王书记对“出圈”事项高度重视,亲自研究,并作出批示,推动形成了全县齐抓改革的良好势头。三是营造浓厚氛围。依托微信公众号,创新改进《改革专报》,宣传改革亮点,展示改革风采。截至目前,共刊发改革专报8期,“平原改革”公众号刊发各领域改革典型亮点19期。
三、坚持系统集成抓改革。出台《关于加强系统集成进一步推动改革落实落地的实施方案》,各单位协同联动效应发挥明显,一大批系统集成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比如,在开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方面,我县城乡公益岗开发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任务,创建了“原梦”公益岗品牌;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打造特困人口“原满护”品牌。截至目前,新增各类就业帮扶项目30个,撬动各方面资金投入2亿元,带动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在“县镇同权”综合改革方面,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四依三查”全链条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开通“跨域通办”业务,实现了平原县与武城县41项政务服务联动联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创新实施“点菜单式”改革,经验做法被《新华社内参》刊发推广;全省首推“身后事”一链办场景服务被省级以上媒体报刊宣传推广。在民生改善方面,在全国首创“新风公益基金”,弘扬新风正气,助推共同富裕。目前,已覆盖75%的村(社区),募集资金2100多万元,2.3万名群众受益。
四、坚持先行先试抓改革。推进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8个。其中,今年新增试点7个。国家级试点1个,即中央编办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省级试点6个,即平原县恩城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全省检察人员考核试点、省级乡村地名管理试点县、全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共用信息管理平台试点、规范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管理试点、全省司法先仪改革试点。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形成一批引领性改革经验,打造一批标志性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