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妈妈快点,我要当第一个到现场的小报童。”7月27日早上6点,天刚大亮,小报童赵昶斌便催促着妈妈,生怕被其他小朋友抢占了自己的“第一”。
别看现在的赵昶斌这么积极,但半个月之前他还是妈妈心中的“拖拉鬼”,做什么事情都想往后拖,嘴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再等等。“之前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也比较差,见人不敢说话,声音也很小,当时我就很发愁,一个男孩子这么腼腆以后该怎么办?”赵昶斌的妈妈说。
无意间,赵昶斌的妈妈在朋友圈刷到了德州晚报小报童的活动,在与赵昶斌沟通之后便给他报了名。自从当了小报童后,看着孩子一天一天的变化,赵昶斌的妈妈很是欣慰。
“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敢于开口了,现在遇到陌生人也可以面不改色地跟他们沟通。”赵昶斌说,上次自己去买包子的时候,包子铺老板都很吃惊,夸他几天没见嗓音变洪亮了。他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自己在卖报过程中一次次的自我激励。
赵昶斌不光开朗了许多,还变得更乐于助人了,与自己同期参加小报童的一位同学,由于性格偏内向,卖报总是很慢,赵昶斌在卖完自己的报纸后,并没急着回家,而是伸手将同学臂弯中的报纸抽出一半,帮他卖起报来,“看到同学当时的处境,便会想到自己刚开始卖报的时候,就想帮帮他,但是钱我一分也不要,都会交还给同学。”赵昶斌说。
赵昶斌的妈妈表示,孩子说要用挣来的钱给她买生日蛋糕,但是她婉拒了,“我告诉孩子,自己挣来的钱自己存好,要想报答妈妈,可以更加努力地做好一名小报童,卖更多的报纸,妈妈会加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