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明年施行
转载
崔友林于 2025/10/07 18:28:5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编辑:
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
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明年施行
显示
高价值专利供给不足、专利转化效能不高、维权难等难题,如何破解?翻阅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能找到“参考答案”。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这一条例进行解读。
“随着国家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上位法修改,我省2013年9月1日施行的专利条例亟须修订完善。”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振远介绍立法背景时提到,近年来,专利工作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不断出现,需要更加注重专利的质量和转化运用。同时,我省在专利工作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也需要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
条例以“全链条治理”为核心理念,筑牢专利保护的法治屏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源说,条例切实针对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对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奖励优秀专利项目、鼓励职务发明、建立专利转移转化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等作了规范。
条例共33条,不分章节。围绕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条例对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对优秀专利项目给予奖励、鼓励开展专利申请前价值和市场前景评估等作了规范。围绕激励职务发明进行制度设计,条例规定,政府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
为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让专利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条例规定,加强对实施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利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纳入专利公开实施清单。
强化专利保护,条例明确,建立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专利行政部门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协调配合。完善专利服务与管理,条例要求建立健全专利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展示与交易转化平台,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建立并完善专利评议制度,在重大产业规划、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等立项前,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所涉及的专利权状况、专利侵权风险等进行分析评议,防止技术盲目引进、重复研发或者侵犯专利权等风险。
“条例的出台,正是立足我省实际、破解发展难题、衔接国家部署的关键之举。”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于智勇表示,将联合省有关部门,围绕条例加快构建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撑体系,修订完善现有的专利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出台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重点产业专利池、金融支持、高价值专利维权补贴等配套政策文件,确保条例条款落地有抓手。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刘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