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缺人才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今天的“我为民企办实事”,让我们走进平邑县一家罐头生产企业——蒙水集团,看看罐头食品专班如何帮企业引来“金凤凰”,加快新产品研发。
在平邑县蒙水集团,罐头加工迎来高峰期,5条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一天能产260吨罐头。别看产量不少,但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一直是个难题。
据山东蒙水集团副总经理汪会国介绍:”以前的时候企业想做研发,仅仅只有想法,没有人能把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尤其是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一旦提到了企业所在的位置是一个乡镇,很多就业者就表示不愿意到这样的地方来。“
蒙水集团所在的地方镇,汇集了60多家罐头生产企业,年产罐头40万吨以上,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面对新市场、新需求,品类单一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共同瓶颈。对此,平邑县成立罐头食品专班,整合政策、技术、人才等资源,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针对人才短缺的瓶颈,专班成员林国防多次联络中国农科院的农产品加工团队,意料之中,他们并不愿意来。
“肯定是不太愿意来,各方面都不方便。经过我们多次沟通、协调、对接,毕金峰教授团队被我们的热情执着所打动,到我们生产一线、企业一线来进行调研。”平邑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罐头食品专班成员林国防告诉记者。
抓住接待这次调研的机会,林国防向产业链专班申请,在县里规划的罐头文化产业综合体里预留空间,购置实验设备,建设中国山东(平邑)罐头食品产业创新研究院,通过打造科研平台,吸引科研团队留下。
据林国防介绍:“县里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拿出来一层楼作为实验室,投入了400多万用于购买实验设备和搭建实验室,农科院当时就把事定了下来,派出技术团队长期驻扎在地方镇,后方团队协同,形成了一套合理的研发体系。”
今年4月,科研团队顺利进驻,按照计划,每年将帮助企业推出2个新产品。眼下,蒙水集团正在和科研团队一起,合作开发药食同源、低糖等新型罐头产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博士生李闪闪告诉记者:“罐头对于糖量有一定的要求,现在主要加的是白砂糖或冰糖,所以我们就会选用一些新糖,比如今年7月份刚国家审批通过的地阿洛酮糖,通过调配这些糖的比例来进行低糖产品的研发。”
精准服务,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平邑罐头产业正从休闲食品行业向大健康食品行业升级。计划三年内,罐头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汪会国表示:“专班加入解决了企业的痛点和难点,企业解决不了问题,专班帮助解决。另外,中科院的加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产学研相融合,让品牌的影响力更大,国内市场越做越好,而且国际市场也逐渐接轨,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