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7月4日,在德州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智水德州”数字孪生水网平台上,全市主要河道、泵站、闸站等一条条数据正在实时更新。随着“七下八上”(7月下旬至8月上旬)防汛关键期即将到来,水利部门正加紧利用科技手段,依托新建成的“智水德州”数字孪生水网平台,为全市安全度汛筑牢“智慧防线”。
在平原县马颊河李家桥闸,管理所所长刘希林正带领工作人员仔细巡查闸门、启闭设备等关键部位。同时,新安装的数字孪生水网系统设备正在紧张调试中。“这套系统投用后,将改变过去靠人工操作的状况。”项目工程师刘玉乐介绍,李家桥闸共有8孔节,以往需要工作人员按顺序手动调节闸门高度以适应流量和水位变化,三人协作约一小时。而新系统可以根据已经设定好的河流流量、水位信息自动调节闸门,闸门从“手动挡”向“自动挡”的升级,大幅提升效率和精准度,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据了解,德州市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条干流河道及支流共有32座水闸,承担着全市重要的防洪排涝任务。目前,基层管理人员已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每日对水闸管理范围的设备设施进行多次巡查。市河道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铁军表示,进入主汛期后,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已下沉基层,不间断开展水闸工程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此次防汛备汛工作的科技亮点在于“智水德州”数字孪生水网平台的应用。该平台围绕马颊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建设,构建了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和智能应用体系。市数字孪生现代水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科科长薛翼介绍,平台的核心是“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简称“四预”)功能,贯穿防汛全过程:汛初,侧重解决旱涝急转问题,通过模型平衡上游拦水和引黄充库时间,规避洪水与黄河水相遇风险;汛中,重点解决防洪调度问题。系统结合实时土壤墒情、降雨情况,自动滚动预报水位变化。一旦超过预警值,系统将生成预警,并根据需要提供预演调度方案和响应预案。平台还能模拟超标准洪水淹没情况及人员转移路线;汛末,着力解决雨洪资源科学拦蓄问题。系统根据降雨分布、墒情、上游水情,智能判断拦蓄或泄水模式,并结合目标水位生成闸门调度过程,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雨洪资源。
“当前,全市已进入主汛期,防汛工作进入临战状态。”市防办综合协调组副科长楚宝瑾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主汛期到来前的宝贵时间窗口,强化业务学习、强化督导检查、强化预演预练,对各项防汛备汛工作进行再细化、再完善,全力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