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影视IP、千年枣林、红色烽火绘就县域发展新图景!乐陵:一座正在崛起的文旅之城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影视IP、千年枣林、红色烽火绘就县域发展新图景!乐陵:一座正在崛起的文旅之城

转载 赵丽媛2025/04/29 11:02:1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编辑: 10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现在就要发车了,前方即将到站——德州。”4月24日晚,随着播报声在乐陵影视城响起,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拉开帷幕。

从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全国启动仪式在乐陵启幕,到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乐陵开幕,这座宁静质朴的北方小县城,如同一匹文旅黑马,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强势崛起,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着中国县域文旅发展的生动故事。

影视文旅“联袂” 小城强势崛起

4月24日晚上,华灯初上,乐陵影视城灯火通明。走进《国色芳华》主取景地,跨越千年的人间烟火映入眼帘,身着粗布短打的货郎在此穿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叫卖声在街巷回荡,让游客仿佛置身大唐集市。河岸边箜篌灵动悠扬,城楼上舞者纵情起舞,漫步于此恍若梦回盛唐。

今年1月,随着电影《唐探1900》在全国院线上映,影视城《唐探1900》拍摄地限时开放,仅7天便交出了完美“答卷”——带动影视城及周边景区、景点和商圈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00万元。在影视城火爆出圈的同时,乐陵也真正实现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今年“五一”假期,乐陵影视城《唐探1900》拍摄地强势回归,《国色芳华》主取景地也同步开放,旧金山复古街景与大唐国风美学在此交相辉映。作为德州当下人气最旺、游客呼声最高的旅游打卡地,影视城创新推出了“剧本游+实景演艺”的模式,让游客“走进片场”与NPC互动飙戏,沉浸式感受影视世界魅力。

为增强游客体验感,本次开园,每天还将推出近百场演艺节目,夜间将推出灯光秀及无人机烟火秀,利用光影效果提升景区的视觉吸引力,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激发消费潜力。

自2022年乐陵确定了“文旅兴市”发展战略以来,乐陵从“0”开始发展全新产业,以影视城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影视+文旅”破题起势。近两年,乐陵新注册登记影视相关企业178家,累计招募群演近3万人;引进全季、漫心等宾馆酒店民宿23家,带动全市新增床位7600多个,新增首店品牌30余家。2024年,来乐陵旅游人数同比增长42.3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1%。

农影文旅“牵手” 赋能千年枣林

3月1日,山东省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公布,乐陵市“农业筑基、影视引流、文化增值、旅游变现”融合模式入选,为传统农业县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乐陵经验。

农业、影视、文化、旅游,四个词看似不相干,实则环环相扣。乐陵以“金丝小枣之乡”的美誉闻名遐迩,千年枣林作为当地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正通过农影文旅“牵手”的方式焕发新生机。

“千年松柏万年槐,不知枣树何时来”。乐陵小枣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枣树数量居全国之首,拥有500年以上的枣树1400余棵,枣林游览区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千年枣林作为游客心驰神往的休闲胜地,乐陵依托枣林组织了一系列文旅活动。每年枣花盛开之际,当地举办枣林夜市,有小吃街、文艺汇演等项目,近年来还新增了唐汉服体验。去年4月,露营基地开幕,篝火晚会、烧烤、烟花秀等环节吸引了约30万人次参观。

为发展旅游业,乐陵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乐三路进行拓宽,并安装了双排路灯,极大改善了夜间出行条件。旅游路沿线新建5个口袋广场,不仅方便收枣,还能提供停车服务。

2024年以来,乐陵以枣为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在枣林游览区内开辟建设了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百枣园、枣乡人家等文化旅游景点。其中,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用枣核化石、枣标本、枣木雕刻制品等,向游客讲述着金丝小枣的前世今生。

枣林雪景、枣花盛开、小枣丰收……千年枣林四季更迭,吸引的不只有向往“诗和远方”的游客,还为农民画爱好者提供了创作的题材,他们将枣树、小枣、枣农等元素融入画面,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农耕生活。

这些农民画正是农影文旅融合发展中“文化增值”的生动注脚。在朱集镇幽境红枣合作联社的展厅里,一幅农民画的标价从五六十元到100余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富有乡土味的作品,经常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

红韵文旅“共振” 赓续枣乡烽火

山东抗日的第一缕烽火在乐陵燃起,铸造了“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文化,萧华将军等抗日将领的英勇事迹传颂至今。乐陵作为德州文旅融合的璀璨明珠,依托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释放红色资源新动能,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边区军民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包含挺进广场、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烈士碑林、常大娘之家等七个部分。

踏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穿过刻有“枣乡红韵”的牌坊,一座展示八路军战士和人民群众手拿武器、奋勇杀敌情景的雕塑屹立于此,雕塑后方便是园区的核心部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全面系统、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冀鲁边区革命英烈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和感人事迹。

近年来,乐陵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采用VR、元宇宙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场景,以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化展陈的方式焕发出新活力,成为了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乐陵通过打造红色研学路线,不仅为当地青少年搭建起了“感受红色文化、开阔思路眼界、增强实践能力”的教育平台,还吸引了济南、潍坊、淄博等周边地区的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

不仅如此,乐陵市黄夹镇红色资源丰富,坐落于此的东大桑树村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追溯历史,早在1938年8月,这里就发动了山东省最早的农民抗日武装起义——黄夹起义。

近年来,黄夹镇依托丰富的红色遗址,通过实施“乡村旅游+红色文化”战略,充分利用东大桑树村红色文化资源,聚焦学生红色教育和游客游览体验,进一步打造、升级多处革命旧址群,发挥乡村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让红色旧址焕发新光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祜昊 通讯员 贾鹏 张梓琪 摄影报道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