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023年,由草书意象幻化出的兔年春晚标识“卯”兔广泛传播;2024年,以九叠篆为灵感来源的龙年春晚标识“龘”火爆出圈;今年,源于甲骨文的蛇年春晚标识“巳巳如意”一经发布便登上热搜。
12月11日,德州非遗传承人张建志在工作室里紧盯手机屏幕,吸引他的正是蛇年春晚标识所构成的“新纹”——巳巳如意纹,一番头脑风暴下来,他打算用最擅长的剪纸,展现标识中蕴含的中式美学。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纹、凤纹、花纹等不计其数,在剪纸中屡见不鲜。”在张建志看来,“巳巳如意纹”虽是新鲜产物,但和传统纹样相同,尊崇“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正因如此,他认为该纹样日后在剪纸中或将广泛运用。
剪刀、刻刀、红纸……看着桌上剪纸所需的工具,张建志再次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拿起了一旁的红绒纸,决定替换掉传统的手工染色宣纸。“红绒纸在实际运用中虽然容易打滑发生偏移,加大剪、刻的难度,但这种纸张的颜色更加鲜艳夺目,让人觉得喜庆。”张建志解释道。
近两小时中,张建志手中的工具不断变化,刀锋跃动处,一幅线线相连的“巳巳如意纹”剪纸作品就此诞生。创作过程也让他切实感受到,“巳巳如意”不只是简单的谐音梗,其中还展现出汉字的文化魅力。
在纹样中,“灵蛇吐信”造型的“巳”字反复出现,对于相同的元素,剪纸创作时需要做到线条均匀,而这也要求创作者精神高度集中,后期还需要对瑕疵处精雕细刻,才能达到完美。
“纵观与蛇相关的成语、谚语及歇后语,其中大多含有贬义,文化作品受其影响,除蛇身人面的女娲外,‘蛇’元素难得一见。”张建志说,从发布的新纹样中,他得到了创作灵感,决定将两河牵手与“蛇”元素相结合,创作一幅彰显德州特色的蛇年剪纸作品。(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祜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