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作者 艾键
一部《水浒传》,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让人读罢印象深刻。
义字的内涵,因为有了他们的演绎,几百年来,广为流传,不管是庙堂大儒,还是乡野白丁,无不津津乐道。
可在笔者看来,这一百零八位梁山头领,真正能算得上英雄好汉的,其实并没有几位——
就算口口声声自称好汉的打虎英雄武松,也因为鸳鸯楼上的滥杀无辜而减了几分成色;
还有一贯仗义的鲁智深,在和坏人崔道成邱小乙打斗时伤及无辜老和尚,也显示其人品较差;
而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林冲,只有被逼上梁山的无奈,实在是勉强才算得上英雄,更算不得好汉。
林冲是地地道道的东京人氏,仗着精熟的“林家枪法”,担任着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他是朝廷军职干部,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朝,尤其是京师重地首善之区的国都,以这个身份,他只需安分守己地待在体制就行。
他很难接触到拿命谋生的江湖好汉,所以他没有过命的兄弟,或者说他从来也没把别人当作过命的兄弟,因为用不着。
林冲命运的改变始于妻子被顶头上司的干儿当街调戏。此后,他的人生经历逐渐暴露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顶头上司欺负他,押送他的解差害他,柴大官人庄上的洪教头瞧不起他,沧州草料场的差拨和管营讹诈他,亡命梁山时王伦不容他。
他只会忍受,幻想通过忍受来换取生存空间,这叫窝囊。
作为中气十足的武林高手,他也有脾气,遇到有人耍流氓,他大怒,当扳过脸来一看是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当好朋友背叛他,他立时大怒,拿起解腕尖刀就虚张声势地上街去。
当他听说陆谦想在牢城营害死他,他也是立时大怒,拿起解腕尖刀就虚张声势地出去,然后都是过几天就算了。
他对首领宋江的投降主义政策不满,却不像鲁智深、李逵等人一样叫喊着抗议。
尤其是水泊梁山捉住了仇人高俅之后,他也只是怒目而视,“有欲发作之色”。
一个大男人毫无底气,只会逆来顺受。
仔细读原著,你会发现,所有这些天罡地煞,有慕名上梁山的,有乐颠颠地跟着上梁山的,也有被捉住了之后上梁山的,还有走投无路上梁山的。
相比于其他人稍有点不顺就半推半就的上梁山,林冲是唯一一位真正被一步一步“逼上梁山”的人。
那么多次性命不保,导致他亡命梁山,直到晁盖等人的到来,他想起以往的憋屈,火并了王伦,才算是真正地上了梁山。
上了梁山之后怎么样呢?
在这个生存环境再好不过的集体里,拿他当过命兄弟的鲁智深与他越走越远,曾救过他性命的小旋风柴进也和他关系一般,就连当时帮了他大忙的杜迁朱贵宋万,也和他不亲近。
他和所有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那就是只交好,不过命。
这导致他最后在江南平方腊之后,染愚疯病瘫了之后,武松也仅是奉命照顾他,以致“半载而亡”。
这说明他不会处理和众兄弟的关系。这样的林冲难称好汉。
再说林冲英雄的一面。
他的战绩完胜秦明关胜,破高俅,打辽国,征方腊,每逢遇到别人解决不了的敌人,林冲跃马提矛,战斗力爆棚,几乎无往不胜。
但是所有这一些,要么是在被逼迫的时候,要么就是被差遣的时候,几乎没有一次是其自发的表现。
但凡他有一份潇洒和从容,自发地展现自己的战斗力,相信他的能力也不亚于卢俊义。
无论是大宋朝的殿帅府还是梁山的忠义堂,包括后来全伙受招安,他只想随遇而安,从妥协里找安逸。
他只会被动应对,而不会主动出击。
只要让他安逸,他就可以忍,可是事实上忍了也白忍。
林冲向往做一个体面、理智、有能力、有尊严的文明人,当时的社会和体制却一次又一次击毁了他的尊严,湮灭了他的幻想。
林冲的一生是可怜、悲苦的。
尽管他有一身好武艺,却缺少一个好汉的性格,水浒英雄好汉的结局有战死的,有出家的,有看透社会归隐的,可林冲尽管英雄座次排第六,而且是五虎将当中的第二,却在孤独无助中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