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如今,“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的就医堵点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身份证或电子健康卡就医。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不少市民也对曾经办理的各大医院的“医卡通”“就诊卡”该如何处理产生疑惑。
“现在去医院拿着身份证就行,可是之前办理的各家医院的就诊卡该怎么处理……”近日,市民赵先生在收拾房间时发现了大量医院就诊卡,仅德州市立的“医卡通”就有4张。不仅如此,赵先生称多张卡上还有余额,但却不知余额该如何处理。
3月18日,记者跟随赵先生一同来到德州市立医院,在缴费窗口,他将4张“医卡通”和身份证交给工作人员,逐张检查后,发现其中两张卡还有余额。经赵先生同意后,工作人员便将129.86元的余额转入了他的电子就诊卡中,并对“医卡通”进行了销卡处理,同时嘱咐他拿着身份证去看病就行。
无独有偶,家住城区的孙女士也“收藏”有大量医院就诊用的储值卡。据孙女士介绍,以前每家医院看病用的卡都不一样,由于去医院经常忘记带卡,每次都需要办新卡,渐渐地家里的卡就越来越多。
前不久,因牙齿不适,孙女士前往德州联合医院就诊,想起先前办理的卡中还有余额,便打算带着卡去试试还能否使用。“工作人员看到卡里还有余额后,便将身份证和就诊卡绑在了一起,并告知我以后拿卡或身份证来看病都行。”孙女士说。
根据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卡通”上标注的电话,记者与医院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在告知对方卡中还有余额后,工作人员称可持卡和身份证前往医院办理退费。在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原德州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沟通后,对方称医院先前办理的“医卡通”采用身份证办理,虽然已经停用,但余额已转入电子就诊卡。(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祜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