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名重达3140g的女婴顺利降生……3月2日,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帮助一名瘢痕子宫的二胎孕妈顺利分娩,圆了“顺产梦”。
赵女士去年五月怀了二胎,由于一胎是剖宫产,她迫切希望这次能够顺产。带着对“一剖二顺”面临风险的担忧,她找到了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房主任陈玲玲。
“瘢痕子宫想要顺产,需要进行充分评估,并满足一定条件,如孕妇的体能、骨盆,胎儿大小、胎位,还有子宫瘢痕的连续性等。”经过整体评估,陈玲玲认为赵女士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这一诊断让赵女士万分欣喜,在预产期前办理了入院手续。为了确保母婴平安,产科医护团队为赵女士制定了缜密的自然分娩方案和风险预案。
3月2日9时35分,规律宫缩的赵女士被推进产房后,医护团队按照瘢痕子宫试产的流程和规范,密切关注产程进展,并做好应急准备;12时35分,胎膜破裂,羊水流出,宫口全开……可就在大家全神贯注为赵女士进行接生时,仪器瞬间响起了“嘀嘀嘀”的警报音,“胎心降到50-60次/分!”“阴道出血!”随着异常情况的出现,产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陈玲玲立即启动急救预案,由产科、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输血科、检验科等多科室组建的急救团队迅速到位。此时胎心仍没有恢复的迹象,如不及时救治,胎儿将会因缺氧而胎死宫内,陈玲玲当机立断,准备手术的同时,立即行会阴侧切术+产钳术娩出新生儿。经初步心肺复苏,新生儿哭声响亮,胎盘也随之娩出。经检查,在胎盘的边缘可见一大小约为5*4cm的暗红色剥离面,明确风险“元凶”为“急性胎盘早剥”。
“产房突发情况多、病情变化快,容不得半点失误和怠慢,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预见-预防-预警-应急的现代化产房管理体系。”陈玲玲表示。(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海琳 通讯员 孙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