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二屯大集:吆喝声里的甜蜜情怀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城事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二屯大集:吆喝声里的甜蜜情怀

原创 徐鑫2023/10/30 16:21: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徐鑫 311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瞧一瞧,看一看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10月28日,正值德城区二屯镇大集。随着吆喝声四起,本该宁静的清晨多了几分喧嚣,循声来到商贸大街南首,放眼望去,道路两侧摊贩不计其数,路上行人摩肩接踵,一片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

14aeff4a-bcb6-4984-9af8-fdac761c7966.jpg

集市,不仅是商业的载体,更是乡村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一代代人儿时的记忆,也承载着他乡游子浓浓的乡愁。“小时候跟着大人赶集,长大了带着孩子赶集。这个集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这个集市的变迁。”59岁的孙德超作为这处集市的常客,讲起了集市的前世今生,“这处集市从1980年诞生,最初在东侧的105国道附近,但随着规模的扩大,为了不影响交通,就搬到了镇上的科技路,又经过3次变迁,才定到了现在的位置。”

03dab59c-4887-4417-a10b-041993f29cfc.jpg

8d5fef03-0673-492b-9a85-78140dd714f7.jpg

dc7e2bec-ede2-410b-b1d0-4fe07c2c152e.jpg

45635644-5166-4aa8-b809-657b8a23bfac.jpg

dc21dcf4-7a3f-464c-a06b-c9983c0da4f0.jpg

45587bc1-aeea-4ce7-8b89-a091c2c51318.jpg

f6465bc3-c5aa-4907-a2e3-5bd17d4ac1f1.jpg

8e888b94-c0b2-421f-822a-f6f7a333fd45.jpg

大集的变迁让商贸大街每逢农历的初四、初九、十四、十九、廿四、廿九都会热闹非凡。随着此处集市的不断发展,同时二屯镇又紧邻河北省吴桥县和景县,现场千余个摊位中也有不少来自河北的商贩,特色商品更是不计其数。

87e170d5-6a0e-48bc-8002-37e6c2fcce1b.jpg

8a2dc00f-2c70-41c5-a32e-8d3dd9814663.jpg

9d847001-e0e1-493f-ac33-056efb368559.jpg

7dd18d50-8585-4796-a112-a2a75358d94e.jpg

014bb8a3-c97d-NE41-a548-5c83efc9384b.jpg

果蔬、调料、小吃……二屯镇大集与其他集市上售卖的商品种类相差不大,却为何有不少人舍近求远专程来此赶集?路边商贩售卖的柿子和无花果给出了答案。这两种水果作为二屯镇的特产,可谓远近闻名。皮薄、无核、甜度高是当地柿子的特点,它们成熟后甚至可以插入吸管当果汁儿喝;而当地种植的无花果,更是有着甘甜、多汁、软糯的特点,味道和口感上都令人连连称赞。

95583ff8-1d23-aa6a-8348-6cba4b8065f6.jpg

f6daac33-1214-4d1e-bf24-d6bf239bceab.jpg

66f01bb5-b1fd-41d9-a420-c181c7127e34.jpg

557e4e89-0423-460d-a164-2976c58525e2.jpg

赶集,如今已成为一种特色风俗文化。过去人们赶的是柴米油盐,而如今赶的是一种情怀。集市上的人来人往,不同于商场中的前拥后簇,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砍价声也不会让人觉得吵闹。在二屯镇大集上,售卖的商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日俱新,民情乡俗却被牢牢锁住,这也是这处集市名声远扬的原因之一。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