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红色征集再获新成果 23件抗美援朝珍贵物件入藏德州市档案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红色征集再获新成果 23件抗美援朝珍贵物件入藏德州市档案馆

原创 徐鑫2023/08/01 10:27:0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徐鑫 4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微信图片_20230801102646.png

抗美援朝纪念章、老照片、军用物品……7月31日,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在市档案馆举行,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郭书贞的儿子郭运良向德州市档案馆捐赠父亲的23件珍贵物品,这是市档案馆红色征集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33b1fc8a-509c-4e15-a2bb-21722f385be8.jpg

2e7dfd41-9835-4513-99b8-c8d96758b080.jpg

f4b20f87-9250-4e1b-a463-1ff6b9830557.jpg

fdd64d9f-5176-4fcc-bafd-767a88650381.jpg

郭书贞生于1929年,宁津县时集镇郭皋村人,在大参军的年代,他的父亲把他送入部队。参军后郭书贞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上海战役,并在战场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被调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部警卫队,为兵团司令宋时轮等首长做警卫员。

17117b72-a039-41ee-ae34-917ebb2655f3.jpg

在郭运良带来的老物件中,有一块红布满是解放战争时期57名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亲笔签名,这些民主爱国人士有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赵丹、蓝马等。郭运良说,这块红布的故事父亲生前经常讲。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然而隐藏的特务遍布各个角落,需要专人护送这些文艺工作者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6月22日,郭书贞等人组成警卫小组开启护送。按照首长的要求,郭书贞和战友既做好这些人士的安全保卫工作,又无微不至地为他们做好服务,使这些爱国名人都很满意很感动。梅兰芳大师非常喜欢郭书贞,分别时主动留了二人的联系地址,后二人成了莫逆之交,经常联系,梅兰芳还把他的儿子梅葆玖介绍给郭书贞。从此,郭书贞与梅兰芳父子结下了世交友情。“这块红布,父亲珍藏了很久,经历抗美援朝战役依然保存完整,他很珍惜。”郭运良介绍到。

据介绍,近年来,德州市档案馆持续加大档案征集力度,抗美援朝老战士张长增、朱希增、南下干部王德和等800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陆续进馆,极大改善了单一的馆藏结构,丰富了馆藏资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档案文化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把重要档案史料捐赠档案馆在德州已渐成新风尚。

“我们将把这些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让老兵记忆变成国家记忆,通过图书出版,展览展示等形式,更好的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我们也将持续加大征集力度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德州市档案馆管理利用科副科长苗鑫说。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