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完成历时53天的太空之旅,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9月2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中,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发挥着重要的开放平台作用。2024年9月24日拍摄的南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第21次拉开大幕,中外政要和客商再次共聚广西洽谈合作。
青春何为?这是每个青年都要面对的重要人生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
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
“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
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有位种粮人几十年风雨无阻,于日出之际准时赴约田间,辛勤劳作,耕耘丰收的希望。他就是曾给习近平总书记留下深刻印象的种粮能手——徐淙祥。2022年6月1日,徐淙祥种植的1230亩小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各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去农村看一看,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民拉拉家常。总书记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风吹稻浪、沃野芬芳满目皆是新“丰”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乡村振兴抓好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涌现丰收新景耕耘新模式青春新面孔出圈新产业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中国粮,“地”和“技”是两个关键抓手。从春耕到秋收、从育种环节到种植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察实情、问农事,心中始终牵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阿努拉·迪萨纳亚克,祝贺他就任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斯里兰卡是传统友好邻邦。中斯建交67年来,两国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这个日子的由来,与一份政协委员的提案有关。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在紧张而热烈地进行。受因病未能参会的中国民主促进会
【学习进行时】秋分时节,瓜果飘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故事。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天和”遨游星辰。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金秋时节,中国航天一派繁忙景象。从最北端的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详细了解这段绵延千年的运河史话,勉励大家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一年来,浙东运河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打造运河研学线路30余条;绍兴摸
“农,天下之大业也。”对“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刻的思索、深情的牵挂。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重温这些话语!
9月22日是秋分,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以来,我国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