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17日在安徽桐城市考察时,专程来到六尺巷参观,强调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中华民族历来推崇“礼之用,和为贵”的处世
【本期导读】本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国家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一路走来,金砖合作机制已成为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经历历史性扩员后,“大金砖”合作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一条笔直窄巷,不过两米宽、百米长,既无小桥流水,也不蜿蜒深邃,却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六尺巷,有一段引人深思的
“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合肥市考察了合肥滨湖科学城,了解当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大国崛起,科技为先,科技创新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今年以来,从国内考察到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
2024年10月15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安徽两省考察。此次闽皖之行,正处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间节点。从八闽大地到江淮热土,从乡村振兴、对外开放到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习近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有人说读懂了巷子就读懂了桐城以山为屏以水为脉千年古城巷陌纵横间有胜迹遗存“桐城派”在此生长沉淀文都之名写尽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世界遗产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位居世界前列。它们实证着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在奇秀的山水间,朱子理学如同有源活水,历经800余年依然流转不息。朱熹园,又名武夷精舍,为朱熹学派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朱熹在此完成了他重要的代表作《四书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万里长江,浩荡奔涌。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群山、纳万川,汇聚成波涛滚滚的大江,造就绮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洮河,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奔流而来,却因崇山阻隔,与“十年九旱”的陇中地区擦肩而过。“引洮河水,解陇中渴”是几代甘肃人的夙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放心不下的牵挂。在引洮供水工程建
“希望全国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志愿者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在矢志奋斗中书写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向全国广大红十字
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区域。洹水由此穿行而过,蜿蜒远去。朝代更迭,这片土地逐渐荒芜,被后人称作“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一条跨越7个多世纪、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宛若一曲波澜起伏的乐章,用跳动的音符将古代的智慧与时代的活力串联起来,见证着中国都城营建传统的壮美秩序,滋养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血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新时代思想文化事业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开启了崭新篇章。文脉赓续,弦歌不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年来,我们从白手起家,到百花齐放。 75年来,我们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 这一路,我们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这一路,我们走得不易,更来之不易。 如今,新时代
山东省日照市有条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幅景象,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和丧失生态功能的养殖池令人望而却步。近年来,日照市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修复整治海岸线的同时,建设阳光海
杭州,江南水乡的代表,既有西湖的柔美,也不乏钱塘江的壮阔。而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这里也同样矗立着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良渚古城。这座古老的城市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是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多年
自信,来自内心的坚定,源自文化的给养。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新时代,从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到现代的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制作,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