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8月15日,全国生态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省眉山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三苏家风,让世人景仰千年。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苏祠。他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
原标题: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
“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幼”始终是深情的牵挂。今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
敦煌,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9年,他到甘肃考察,首站来到莫高窟。他说:“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研究弘扬敦煌文化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从未中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
“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到基层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和老百姓拉家常、话民生,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这是不变的原则和坚持。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登上城墙。他说:“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如今,古老的城墙和现代化的都市交相辉映,焕发出新
人民地位的轻重,是衡量时代进步与否的试金石。从“民,众萌也”,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再到“五四宪法”中,凡国家机构名称前皆冠以“人民”二字,人民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江山就是人民,
△点击图片看视频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特别是苏轼,一生作品流播广远,影响至深。“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我觉得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有益探索,方向肯定是正确的。”2005年夏天,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后陈村调研时说出这番话时,人们难以想象,“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个由后陈村首创的“治村之计”,有一天会变成
伴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3、2、1,开镰啦!”7月11日上午9时,种粮大户陈帅宇站在稻穗金黄的田埂上高喊一嗓子,拉开了谢家铺镇夏收序幕。数台收割机同时作业。常德市鼎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陈帅宇所
日前,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9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