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带着这份牵挂,这些年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顶风冒雪、跋山涉水,来到人民群众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人民群众之中,看实情、问冷暖、送祝福、鼓干劲。在总书记心中,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最惦念的是百姓生活。春节将至,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暖人心扉的瞬间。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农历腊月二十二,习近平总书记带着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看望这里的受灾群众。20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这座被称为“京津蔬菜第一村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看望慰问基层,来到群众中间。2月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我心里一直惦念着灾区的人民群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是否也曾想象过龙的声音?《宋史》中曾提到其“声如牛鸣”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提到龙鸣像吹竹子的声音清代王晫所撰《龙经》中形容龙吟像敲击金钵的声音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龙和
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2023年夏,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发生汛情。习近平总书记对受灾群众的苦乐冷暖、受灾地区
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节日市场供应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情况,鼓励大家对新的一年要充满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腊月里,总书记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人民幸福安康,祝祖
202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人民的冷暖和新生活的重建,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他对防灾救灾减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深入受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新年与旧岁握手,街头巷尾的火红,乡村城市的热闹,在隆冬时节,传递浓浓暖意。年货置办齐了没有,日子过得怎么样,老百姓能不能过个好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变的惦念。2月1日至2
贯彻落实、走深走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驰而不息抓落实……2023年4月3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会议结束一周后,总书记马不停蹄深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为了守护这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许多劳动者坚守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对于他们,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2019年2月1日,距离农历己亥年除夕还有三天,北京城里阳光和煦、碧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总书记希望天津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
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了平津战役纪念馆。他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第1视点》带你了解。
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察看节日市场供应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情况。 《第1视点》带你了解。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月1日上午,他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