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这段话出自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华优秀传统
过年了,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摆满了美食。这些年,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不仅品种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这些都和我们国家种植、养殖技术的日益提高密不可分。南美白对虾来自广东湛江,这里为解决全国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殷殷嘱托、饱含温情。新的一年,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紧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过年余额即将不足,年味儿,还得去庙会找找。据了解,“庙”,为寺庙,最早是为了祭祀,后来烧香拜佛者居多,庙外聚集了各式摊贩,诞生了各类民间活动,所以有了“庙会”,亦称“庙市”。作为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威海华夏城景区“打铁花”表演精彩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极致震撼与浪漫。来源:闪电新闻
2024如何深度体验山东非遗?栩栩如生的“非遗龙”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莱芜木版年画龙、吹出来的小糖龙......好看又好玩,来山东省文化馆,沉浸式体验吧!来源:生活帮
这个春节假期,山东文旅火爆,热闹非凡,各地充分发挥本土人文历史符号优势,如烟台的“八仙过海”传说、崂山的聊斋故事、广饶的孙子文化等,开展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潮趣非遗、古城旅游等文化气息浓郁的新年主题活
这个春节,穿梭往来的中欧班列、繁忙的远洋货轮、“不打烊”的跨境电商和海外仓,一个个贸易枢纽和节点见证着我国与世界贸易的深度融合。龙年春节,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依然繁忙。在上海洋山港,往年在春节前出现的进出
展信舒颜,见字如晤。过去一年,他们用书信向总书记表达自己的感念、抱负与志气,从总书记的回信里读到嘱托、关切与期许。他们,既有继承父辈遗志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又有“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
回眸过去一年,我们行进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道路上,走过江海奔流、走过山川奇崛,一个个点滴瞬间,一项项重要成就,绘写大国气象,汇成温暖中国。2023年5月10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不仅要把农民的收入提上去,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也要让农民的日常生活过得舒心顺心。浙江坚持60多年传承
新春“不打烊”,赶订单、保运输、忙建设......春节期间,山东还有不少劳动者们坚守岗位、拼搏奉献,他们的春节“火力全开”!2024,有干头!来源:生活帮
回眸过去一年,我们行进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道路上,走过江海奔流、走过山川奇崛,一个个点滴瞬间,一项项重要成就,绘写大国气象,汇成温暖中国。2023年9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居民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未来之城。这里有很多的回迁居民。他们的生活现在怎么样,老人过得是否舒心,孩子的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春节期间,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者铆足
每到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到人民群众中访民生贺新春送关怀把殷切祝福融入当地民俗炎黄子孙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凝聚不散的家国情怀铸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纽带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文化激发新传承澎湃的文化自信
回眸过去一年,我们行进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道路上,走过江海奔流、走过山川奇崛,一个个点滴瞬间,一项项重要成就,绘写大国气象,汇成温暖中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足迹中,
202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了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受灾群众,他指出,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