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推动我市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提质增效,近日,市人社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德州市特色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通知》,深度挖掘特色公益性岗位资源,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不断丰富“德益”公岗品牌内涵。
按照《通知》要求,市人社局将联合8部门抓好“四好农村路”养护员、水利兴农类、“吨半粮”农田管护员、大运河遗产保护协管员、红色文化宣传、基层民族宗教事务类、“红色速递”类等7种特色岗位的开发工作;明确了各类特色公益性岗位纳入各县市区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职能部门联合组织实施,日常管理由岗位所在乡镇(街道)统一负责;特色公益性岗位补贴所需资金按照城乡公岗扩容提质行动有关规定列支,其中,“四好农村路”类公益性岗位补贴所需资金使用“四好农村路”资金安排,“红色速递”类岗位补贴由邮政管理部门支付后,人社部门按规定进行补贴。
2021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因地制宜设立防疫员、护林员等30余种特色岗位,2022年上岗群众达4.2万人,带动了大批困难群众提升收入水平。2023年将开发3.9万余个岗位,并围绕农业大市、运河遗产地域特色等地方实际,开发“四好农村路”养护员、水利兴农类、“吨半粮”农田管护员、大运河遗产保护协管员、红色文化宣传、基层民族宗教事务类、“红色速递”类等特色公益性岗位,充分发挥城乡公岗人员在补充基层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维护力量、促进基层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