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近日,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市属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保持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方案》明确,全面规范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全面消除县中生源流失现象;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县中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县中办学经费得到切实保障;薄弱县中办学条件基本改善,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省、市学科基地与特色高中建设实现县域全覆盖,县中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方案》明确,继续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录取模式,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持续推进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县域高中学校要积极开展省、市级学科基地建设与特色高中创建工作,各县中要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课程开发,集中力量做强优势学科;深化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支持普通高中学校试点推进自主招生工作,科学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合理确定招生计划,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县中教师补充和调配力度,严格按照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相关规定,依照标准条件配足配齐县中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县中教师队伍。各地不得挤占、挪用县中教职工编制或长期借用县中教师,严禁有关部门(单位)未经县级以上党委批准抽调借用县中教职工,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批准县中在职优秀校长、教师以考试等方式参与遴选。 《方案》还明确,“一校一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学校建设任务,将县中建成县域学校标准化建设样板,每个县要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县中。要持续巩固大班额治理成果,保持56人及以上大班额动态清零;严格学校建设项目立项管理,新建普通高中学校规模不得超过3000人,同时结合实际制定3000人以上大规模学校压减方案,积极稳妥化解。 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建立优秀教学成果推广机制,鼓励县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成果进行实践,实现课题引领全覆盖。在特色高中、学科基地建设遴选中,加强对县中倾斜支持力度,示范带动区域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在“十四五”期间,要力争普通高中省级或市级学科基地实现县域全覆盖。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和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要求,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制定普职融通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县中和中职学校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工作机制,更好地促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沟通衔接,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扫码看文件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