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丨探秘“神奇装备”诞生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丨探秘“神奇装备”诞生地

原创 徐鑫2022/11/24 16:30:3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35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制作的“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第二季)”系列短视频燃情上线。30位顶流推荐官连麦互动,30个青青学习团沿着“大国重器”“绿水青山”“全面小康”“文化传承”四条线路,沉浸式打卡学习,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本集短视频沿着“大国重器”学习线路,打卡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起寻找智慧属性和力量属性的“神奇装备”,了解如何助力“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摘要】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连麦顶流】

        本集顶流推荐官:

        刘庆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从科技到生活有多远呢?我们常说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存在一条“死亡之谷”。如何跨越“死亡之谷”?让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变成我们产业所需要的技术,这就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进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甚至让我们有了 “神装”,有了有如神助的感觉。那到底有哪些 “神装”呢?欢迎大家来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寻找答案。

【青青学习团】

        团长:

        王震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校院合作部业务经理

        团员:

        崔自鑫 南京大学学生

        胡晓雨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

        顾婉倩 苏州科技大学学生


【本集介绍】

        青青学习团在团长王震的带领下,走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他们探秘了脑电实验室,体验用意念打字、意念玩游戏。在苏州某消防中队,他们穿上“外骨骼机器人”,秒变“大力士”,跟随消防员进行负重登楼训练。青青学习团收获了智慧属性和力量属性的“神奇装备”,感受到创新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王震介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九年来,产研院已建设专业研究所72家,累计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6200多项,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200余家,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我们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与供给,让更多的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走进更广阔的天地,走进咱们的生活。”

        作为化学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胡晓雨说,他看到的只是众多科技成果的一部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我们要做勇于创新的后浪,让创新赋能产业,让科技点亮生活。”

        “穿上‘外骨骼机器人’,轻松背起了重重的空气呼吸器,那一瞬间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顾婉倩说,此外,在脑机所的学习也给她带来了许多启发,“我学的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在脑机所学到了不少脑科学的知识,这让我今后在教育引导幼儿思维发展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思考。”

        “这次零距离接触到了中国了不起的自主研发先进技术,了解到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崔自鑫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