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到2025年,初步建立德州现代水网,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2035年,农业节水水平国内领先,“美丽河湖”将全部变为现实……10月23日,德州市水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德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10月23日至11月21日,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该规划分发展基础与建设必要性、规划总体思路、规划总体布局及保障措施等十一大项,规划范围涵盖德州市全域,共11个县(市、区)和天衢新区,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规划以国家和山东骨干水网为基础,构建德州市“纲”“目”“结”现代水网工程体系,科学谋划德州市水利改革发展,统筹解决水问题,为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山东省的北大门”、推进“一轴双翼”建设、打造“京沪高铁经济走廊上的新兴城市”提供水安全保障。
德州现代水网规划将优先推动德州城区水系连通、德州市水库联通管道供水一期工程、“一轴四横”黄河运河牵手、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现代化改造等有关重大项目,逐步展开“十四五”水利规划项目,以进一步完善与省级和县级水网相融合,到2025年,初步建立“节水高效、河库相连、蓄泄兼筹、绿色生态、智能安全”的德州现代水网,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及配套工程、河库连通工程、库户优通工程等的逐步实施,水资源配置将更加完善,节水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国内领先,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达到0.67以上,徒骇河等有关骨干河道、德州及各县(市、区)城区排水防洪能力将全面达标,主要河渠生态绿色廊道逐步形成,“美丽河湖”将全部变为现实,水网智能化调控、马颊河数字孪生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体系更加稳固,届时“系统完备、布局合理、多源互补、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德州现代水网基本建成。
根据德州市自然河湖分布、国民经济布局、水资源禀赋、现有水利工程等情况,规划以节约利用水资源、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供水保障、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为主线,以骨干河道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河湖水系连通和灌排渠系为脉络,以重点调蓄水库和水闸为节点,以网络化、智慧化、数字化调控为手段,统筹水资源、水防御、水连通、水生态、水智能五大体系,构建德州“四纵六横,河渠相连;百库千闸,五水统筹”的规划总体布局。
相关建议文稿,可送至德州市水利局发展规划科(德州市德城区三八中路756号主楼322房间),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dzslfgk@dz.shandong.cn(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相关意见和建议,德州市水利局将进行整理并认真研究,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联系电话:0534-6073022
“四纵”和“六横”是国家和山东水网规划中,涉及德州的重点河道和调水干线,是山东现代水网中的“一轴三环九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省级水网坚实的“纲”。“四纵”,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输水干线、潘庄引水线路、李家岸引水线路及南水北调二期工程在德州境内规划的南北向输水线路。“六横”指黄河、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漳卫新河及南水北调二期工程在德州境内规划的东西向输水线路;构成全市水资源配置和防洪排涝的主骨架和大动脉。 “河渠相连”形成了“目”,是德州水网的一大特点,指以解决供、排、蓄水矛盾为重点,在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基础上,将河河、河渠相连,构建纵横交错的水系连通工程,实现旱能灌、涝能排。 “百库”和“千闸”形成若干个“结”,“百库”指的是德州市100多座库容大于50万m3的水库和湖泊,“千闸”指的是大小河流上近1000座水闸,体现了“提闸为河、落闸为库”的治水理念,凸显德州水网的另一鲜明的特点。“百库千闸”是防洪调度、供水排水、水生态保护的主要控制性节点。 现代水网统筹解决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大涉水问题,也是统筹调配了德州市“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五种水源,全面解决德州目前存在的水问题,这也是打造德州现代水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