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8月18日下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德城区政务服务领域改革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履职尽责、服务发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群众为大、服务为本”工作理念,围绕“放管服”改革主线,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诚易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当好“首善之区”建设的“店小二”“服务员”。2022年1-6月份,德城区新增市场主体6896家,居全市首位,招商引资、加快项目落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强化“创新思维”
智慧云踏勘平台提高踏勘效率50%
创新“直播+政务”。在全市率先推行“直播+政务”模式,抽调15名年轻骨干,组建政务“主播团”。梳理50项高频事项开展抖音线上直播。上线政务“微课堂”,录制短视频78个,对审批流程、惠企政策进行详细讲解。
探索“智慧+政务”。在全市首创智慧云踏勘平台,将审批现场踏勘环节从线下全部搬到线上,实现审批事项线上预审、远程踏勘、远程网签等功能,把“只跑一次”变“一次也不跑”,大大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踏勘效率5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100%。
推行“集成+政务”。以“减、并”为原则,优化“场景体验”,深化“双全双百”工程,新增9个“一件事”全部实现集成服务。全市率先实行“批量”申请、“批量”审核、“批量”办理、逐一发证“批发办”改革新模式。推行企业联合设立、联合变更、联合注销“三联办”改革,该成果获评省委改革办2021年度“山东省改革试点优秀成果”。
强化“用户思维”
新开办企业2小时即可领取营业执照
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大转变,大力优化审批服务供给,以政府服务“软实力”支撑全区经济社会“硬发展”。
“零成本”开办。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实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窗填报”服务机制,免费为企业提供“开办大礼包”,新开办企业2小时即可领取营业执照,1个工作日内全流程办理完毕。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
“无差别”帮办。创新“1+2+3”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无差别”帮办代办中心,累计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万余次,荣获《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案例》。探索首席服务官制度,推出55名首席服务官,“一对一”为企业、项目提供审批服务,该经验做法被山东新闻频道播出报道。
“信易批”好办。构建“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审批模式,公布首批10大类83项区级事项清单,在风险可控和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只需信用承诺即可开工或经营,助力企业实现信用财富转换。全市率先推行水土保持方案“打捆云审批”,实现多个项目进行同时受理、同时评审、同时批复,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加快建设项目投资落地。
强化“服务思维”
实现39类常用证照“免提交”
以群众办事体验感最优为目标导向,实行“五星级”服务,倾力打造“服务最优”办事大厅,收到企业群众赠送锦旗100余面。
全过程“极简快办”。打造无实体卡证大厅,累计归集证照批文24439个,归集质量居全市首位。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实现39类常用证照“免提交”,75个常用证照在线调用,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全方位“跨域通办”。与10省27市210个县区达成通办联盟,签署15份通办联盟协议,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打造政务服务一体化通办新模式。
全覆盖“就近可办”。推动5大项23类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至7个镇街、26个社区,实现“家门口办理”。与万达广场、银座商城签订“政商合作”战略合作协议,设置3个“政务便民服务点”,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可办和多点可办。
强化“头雁思维”
实施“减审批”流程再造
打造“印章红”党建品牌。探索党建创新项目,找准党建与审批服务的创新结合点,以“印章红”党建品牌为引领,强党建、优服务、惠民生,干在实处勇争一流,全力推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一枚印章管审批注入红色血脉。
实施“减审批”流程再造。结合法治政府建设责任目标,创新出台四级审批两监督制度。重点锁定“受理、审查、决定、发证”4个环节,形成涵盖5个业务股室151项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设置四个审批级别,通过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两种监督模式,进一步提高审批行为透明度。
推动“跨越式”效能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简政放权,按照履行职责、高质量发展、社会满意度等11大类51项具体指标,全面评估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和机构运行效能,形成一批制度性改革成果,实现审批服务效能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