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温情关怀 共筑就业民生梦
转载
阎润珍于 2025/09/23 15:48: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大众新闻
编辑:
1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13年11月的暖阳洒在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在服务窗口前,习近平总书记关切询问农民工落户、住房、子女入学、技能提升的每个细节,留下“把涉及农民工的政策落实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殷切嘱托。一句嘱托,重若千钧,成为济南市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动力源泉。济南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这份嘱托转化为一整套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
用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农民工这个群体是流动的、比较分散,要切实解决好党组织的覆盖问题。”总书记在党群管理窗口的指示,为济南做好农民工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济南市创新建立了全国首家副省级城市农民工党工委,构建起党工委牵头、行业部门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在建筑、园林、家政等农民工密集行业建立132个党支部,创新“双培养”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让流动的群体实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服务网络同步延伸,建成覆盖市、区县、街镇、村居和企业工地的五级服务平台,市级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面积扩容至7672平方米,整合21个部门集中办公,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年均服务1.78万余人次。济南市农民工党工委牵头抓总形成农民工群体党建“一盘棋”工作格局的相关做法被中央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刊发推广。
政策体系在实践中持续完善。推进便捷落户,192个派出所专设农民工窗口,累计为17.8万农民工办理落户,69项高频户籍业务实现“不见面办理”。创新住房保障,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体系,落实保障8996户,占全市总量28.7%。保障子女教育,严格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随迁子女同等享受经费保障与入学机会。完善技能支撑,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累计培训45万人次,鉴定(评价)20余万人次。
用情推动服务拓展延伸
2023年以来,济南市人社局组织人员深入30多家企业一线,调研农民工5万多人,全面梳理出农民工“十大新期盼”,推进实施就业服务、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提升九大行动,靶向施策,精准突破,更好激发农民工群体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就业渠道更畅通。针对零工市场痛点,建设槐荫区农民工服务中心等15处规范化零工市场,根治“马路蹲活”乱象。木工张伟的体验印证了变化:“原来露天蹲活,上厕所都成问题。现在总算有了固定场所。”另外,2024年以来,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706场,提供岗位86.5万个,累计组织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上岗7.6万人,开展农民工补贴性技能培训2.37万人次。
技能提升点燃希望。实施补贴性培训,仅2024年就为3.13万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010.3万元。从菏泽农村来济南打工的汤业峰,最初只能干体力活,通过企业培训和政府补贴考取证书,很快成长为月入过万的厨师长并落户济南。“考取证书后申请到培训补贴,信心倍增!”他说道。
权益维护筑牢后盾。加强欠薪源头治理,在全市在建项目创新建立“护薪工作站”,推动欠薪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推广“泉城安薪码”小程序快速处置欠薪线索,2024年以来,通过“泉城安薪码”受理办结欠薪线索5230件,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用力促进共享发展成果
济南的关怀,既在权益保障的“硬支撑”,更在润物无声的“软服务”。
关爱行动四季不息。连年开展“情系农民工”系列活动,深入一线送岗位、送清凉、送健康、送温暖、送政策、送安全、送文化,不断增强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5年8月,在轨道交通4号线工地,农民工收到防暑物资,享受免费体检和理发。四川籍农民工老王感慨:“在济南打工真的很幸福!党和政府一直牵挂着我们。”“七彩课堂”则为农民工子女开启科技梦想,科学实验秀让孩子们惊叹:“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近年来开展送政策、送健康等关爱活动600余场。
融入成果实实在在。近年来,济南市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入,2022年至2024年分别增长7.9万人、2.2万人、7.8万人,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和红利共享者。住房上,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建成零工公寓5533间;医疗上,326家医院开通异地住院直接结算;组织上,新发展农民工工会会员8.37万人。创业支持同步加力,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至最高30万元,发放5575笔共11.6亿元。
这份温情实践赢得广泛认可: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济南模式”在全国推广,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被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济南以“干”字当头,不断完善服务链条,生动践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求,托举起百万农民工家庭的“就业民生梦”,让“更好融入城市”的愿景稳稳照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