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是山东高端化工产业链细分领域之一,而其原材料就是聚丙烯。京博发挥聚丙烯产能优势,通过持续创新,研发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性能聚丙烯新材料,在塑料构件替代钢筋铁骨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
权威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对可持续高性能材料需求将激增300%,其中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装备及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将贡献65%的增长动能,全球橡塑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记者了解到,一辆新能源汽车,它的前、后保险杠,车门内饰板,A、B、C柱覆盖板,甚至电池的隔膜都是用聚丙烯做成的,只不过因为身处不同的位置,需要完成不同的功能,聚丙烯也要进行各种变身。
聚丙烯,是制造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的基础原料,作为化工产业分支链条上的产品,它由上游“丙烯”聚合而来。但因适用方向不同,同为聚丙烯材料,却面临低端领域产能过剩,高端应用难以破局的困境。作为山东“碳四”产业链链主企业,年产60万吨聚丙烯材料的京博也一直在摸索自己的道路。
京博控股集团轮值总裁、京博石化总经理邹雄说:“我们针对汽车、道路、医疗、低空等多个场景,开发集成多种绿色创新材料技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京博迅速找准定位,卡位入链。因为新能源汽车追求轻量化,正是橡塑行业的优势所在。但是,用塑料覆盖件替代钢铁筋骨,减重的同时需要做到不减耐冲击强度。为此,京博组建科研团队,经过上千次试验,推出了一种高性能车用聚丙烯新材料。
京博聚烯烃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经理王世斌说:“我们通过对聚丙烯中乙烯含量及分子量等参数进行精准调控,来形成更小和更分散的橡胶相,进而实现更好应力传递效应,从而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提升抗冲性能。”
它的原理类似金刚石和石墨的区别,两者化学成分都是碳,但因为分子结构不同带来硬度上差异很大。为了拓展聚丙烯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京博联合国内外100多所院校、300多位专家以及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山东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中试平台”,打造了一个集概念验证、中试放大、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孵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用于电池隔膜、座椅填充等领域的阻燃材料也已经实现了量产。
京博聚烯烃技术服务部经理贺金正告诉记者:“这款轻轻软软的材料,是我们的EPP珠粒发泡聚丙烯新材料,它使用的是我们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能实现阻燃、吸音、高回弹等特性,非常适合我们现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使用场景。”
目前,这个平台已实现50余项科研成果产业化,正在研发攻关项目70余项,助推整个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根据测算,一辆新能源家用小汽车,组合应用聚丙烯新材料的整体用量80多公斤,能够替代约200公斤钢材。
京博控股集团轮值总裁、京博石化总经理邹雄说:“我们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培育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绿色技术与产品,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价值升级。”
2024年,京博用于创新的投入达18亿元,全球销售收入1030亿元,稳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
记者手记
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创造近2万亿元年产值,在竞争如许的山东化工版图中,京博如何独具一席?企业研发高端聚丙烯材料的创新实践让我们看到,瞄准赛道,不断攀爬产业链高峰,才能在强敌环伺的市场丛林中赢得份额,并以不断提升的价值链叫响好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