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家住经开区的市民郑女士因为长时间的头晕、呕吐,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于是便去做了一次全身体检,结果让自己大吃一惊:25岁的她不仅患有颈椎病,甚至连血压和血脂都偏高。想到自己平时饮食规律、作息正常,生活习惯也算健康,而且自己年纪尚轻,怎么“三高”占了两个呢?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郑女士在采访中表示,医生在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各项数据,表示高血压、高血脂是由于自己的体重偏瘦,压力大,且日常饮水量较少所导致。“我平时几乎不怎么喝水,有时候觉得口渴了才会喝几口,没想到这么一个小习惯却会造成这么大的健康隐患,看来我以后必须养成一天八杯水的好习惯了!”郑女士说。
近年来,由于年轻人群高盐饮食、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奶茶不离手等不良生活方式等缘故,导致“三高”患病有愈发年轻化的趋势。其中,如果没有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很多人往往是在体检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高血压。
“在很多年轻人的观念中,高血压等同于慢性病,这也导致很多年轻高血压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其实高血压对年轻人的损害常常是无形的,它在不知不觉间对各个器官、全身血管都有影响。”德州联合医院内科主治医师邵红雨说。
谈及高血压发病年轻化的原因,邵红雨指出,其实高血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其中由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而原发性高血压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以外,很大一部分与后天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现在年轻人普遍面临巨大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压力大,精神紧张,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邵红雨说。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年轻人酷爱辛辣、油腻,高盐的食物,如炸鸡、烧烤、火锅、麻辣烫等,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极易导致钠的摄入量多度,造成血管容量加大;同时,熬夜和抽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或者动脉血管硬化,最终导致“高血压”。
了解了患病原因,那如何才能预防高血压呢?邵红雨强调,即使是年轻人,也不要自恃年纪尚轻而不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即使在服用降压药物期间,也不能放松对生活方式的适度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关键,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进行有氧训练,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健身操、慢节奏交谊舞、太极拳、气功等。”邵红雨建议,此外要起居规律,每日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同时,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干预也很重要。邵红雨提倡,患者应食用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尽量少食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控制能量的摄入;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调整饮食结构,粗细搭配,低盐低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少吃红肉,多吃白肉。
“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血压升高,日常要尽量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邵红雨指出,治疗高血压应坚持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发现病情加以调整,防治血压反跳;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夏季记住这几点,让血压“乖乖听话”
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疾病呈年轻化趋势,“三高”也不例外。其中,高血压的发病与年龄、饮食、作息、心情等诸多因素有关,也并非是老年人专属。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应对“不听话”的血压呢?为此,记者联系到德州市名中医药专家、市中医院脑病二科主任李玉杭,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如何正确抗“压”。
“一般来说,人体血压随四季更替变化,通常表现为冬季血压较高,夏季较低,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时,应根据四季的变化,留心血压的波动情况。”李玉杭说。除此之外,在一天24小时内,血压的波动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清晨,人从睡梦中醒来,交感神经开始兴奋起来,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在上午8点—10点及下午4点—6点各有一个高峰,继之缓慢下降;在夜间降至最低,并保持一定水平。”李玉杭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一天量几次血压,每次的数值都不相同,有时甚至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定时”测量血压很关键。
此外,夏季天气炎热,高血压患者自身血压波动性较大,除非有症状性低血压发生,医生指导避免减少或停用降压药物,否则不必要的停药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增加,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李玉杭表示,高血压患者只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便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首先,如果家中有高血压患者,建议自备一个电子血压仪,每日早中晚测量记录血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次,降压药物并不能根治高血压,想要长期的血压健康,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不仅要清淡饮食,还要注意营养搭配,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最后,夏季天气炎热,或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引发夜间血压升高。
同时,由于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体周围的温度变化大,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引起高血压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如果随意停药,同样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原则上,首选长效降压药,可保障患者24小时内血压稳定,更好地控制夜间血压,长期达标,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李玉杭强调,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调整用药,由于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用药一定要因人而异,决不可一律照搬别人的经验,套用别人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