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枣庄市考察时指出,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在增长,石榴产业有发展潜力。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夏山如海,枣庄冠世榴园的深处,青绿的石榴果与火红的石榴花相映成趣。勤劳的“石榴人”踩着晨露上山,指尖抚过枝头,身后滴灌系统正将水肥精准送达根系。传统农法与现代农业技术交融一体,映照着枣庄石榴产业的千年传承与现代转型。
2024年7月24日,山东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峄城石榴》正式实施。作为全国石榴领域首个地理标志地方标准,它不仅用法治力量精准界定了“黄金生命线”产区,即北纬34°35′-34°51′、东经117°22′-117°49′,还对土壤pH值(6.5-7.1)、有机质含量(≥1.6%)等微环境提出了严苛要求,为峄城石榴的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
凭借“国字号”金名片的巨大能量,枣庄聚力石榴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全国石榴看枣庄、枣庄石榴誉全球”的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市石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石榴加工、销售等市场主体发展到120余家,石榴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万元。建成国内唯一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国内外石榴种质523份,种质保存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前列。培育的良种“秋艳”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审”石榴良种。
深加工领域同样精彩纷呈——石榴汁、石榴酒、石榴精华护肤品等3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将一颗石榴“吃干榨净”,显著提升抗市场风险能力。电商赋能则让“峄城石榴”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直播带货、品牌旗舰店等新渠道,优质石榴产品直达全国消费者,线上销售额占比已突破35%。
从张骞西域引种的宫廷珍品,到如今年产值近50亿元的富民产业。牢记嘱托,枣庄正把小石榴做成大产业,以“火红石榴”带动农民群众“红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