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编者按】
6月23日,《粮满仓·好丰光》大型融媒报道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立足全国视野,聚焦山东特色,从“米袋子”“菜篮子”“鱼篓子”“智慧种”“新农人”等角度入手,全面展现山东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亮点和成绩,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活动期间,将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开设话题,邀请广大网友积极参与互动,不断呈现山东发展绿色新质农业和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系列报道《粮满仓·好丰光》之“新农人”,聚焦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展现山东人才兴农新路径。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立志要做对农村、对农民有用的事。”这是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培国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从农资销售,到成立农业公司,再到社会化服务、育种订单、高素质农民培训……与土地打交道30余年的他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带动更多的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1994年,我大学毕业就回来了,在国企从事农资销售工作,干了十年。”赵培国告诉记者,2004年他开始“单干”,搞农资批发。随着业务不断扩大,2009年,赵培国注册成立了国盛农业。起初,作为家中的长子,赵培国选择在家乡创业是为了回报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让弟弟妹妹少吃些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心中的愿景愈发清晰——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更多村民和农户借助现代化设备与管理模式获得更高收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想有好收成就要有好种子。2020年,赵培国公司成立了科研技术团队;2023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建成滨州首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资产品,并将这些技术及时应用到农资供应、农业服务和良种繁育等环节,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有了好种子,怎么推广种植?期间,赵培国持续探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我们帮农户把种子种到地里,用无人机给农户喷药……”赵培国介绍,这就是“订单种植+土壤检测+配方施肥”模式,配方施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肥料施用和人工操作;土壤检测能够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提供精准的施肥建议,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这一模式可以帮助农户亩均增收200元至300元。
然而,现实和理想往往存在一定差距。
“一开始农户对这种新的种植模式存在疑虑,担心投入成本高、效果不确定,都不愿意尝试。”赵培国回想起推动这一模式落地的过程依旧感慨,祖祖辈辈踏实肯干的农民,一时间接受不了新的事物很正常。“那么最关键的突破点是建立农户信任。”赵培国通过组织农户参观示范基地、邀请专家讲解和培训,让农户亲眼看到新模式的优势和效果,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农户的信任。
2024年,赵培国公司的“农大753”小麦品种订单面积超过1.5万亩。“按照协议,我们按照比市场每斤高出1毛的价格回收。按照每亩产1000斤小麦计算,1.5万亩就能多增收150万元。”赵培国介绍,这大大提高了农户参与订单种植的积极性。
为什么收购价格能比市场价格高?“托管种植成规模了,生产成本就低。”赵培国笑着解释,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从耕种到收获全都包办,一个家庭夫妻二人就能轻松管理500亩到800亩地,每年收益达30万元。
目前,赵培国带领公司为农户提供从耕种管收到粮食烘干、储运的全流程服务,服务面积超180万亩次。
赵培国告诉记者,30年来,他从没有忘记选择从事农业事业的初心——致力于带领更多的农民通过新技术实现增产增收。期间,他积极争取各项培训,让更多的农民加入进来。
2022年开始,赵培国所在公司承接了滨城区“师傅带徒弟”、高素质农民培育生产技能培训任务。农户不仅能详细了解国家政策、理论知识,还能到田间学校感受现代农业新设备和新技术。通过培训,农户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理念,种植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种植压力得到极大地减轻。同时,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他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宽,对农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截至目前,已有900余名高素质农民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师傅带徒弟”培训已培养45人。
“培训结束后,不少农户回到家承包了土地,成立合作社,采用我们教授的新模式进行种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农户一起发展。”赵培国介绍。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培国的努力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和肯定。他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齐鲁乡村之星”“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等荣誉称号。
如今,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让赵培国看到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动力。“未来几年,我要继续加强个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赵培国规划着,公司要引进更多的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我们将继续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预计下半年上线面条和面粉生产线,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赵培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