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德州市德城区困难重残人员“织翼•助翔圆梦乡村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二屯)首发式启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德州市德城区困难重残人员“织翼•助翔圆梦乡村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二屯)首发式启动

原创 徐鑫2022/05/14 18:28:2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163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这是一场特殊的救助仪式-----

全场没有一名受助对象,有的只是整装待发的志愿者。

这是一场别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现场被红色包围,车队排成长龙。

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我宣布----德城区暨二屯镇困难重残人员‘织翼•助翔圆梦乡村行’新时代文明实践首发式启动!”随着区民政局局长孙祥忠的一声号令,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些志愿者都是圆梦使者,今天他们将走进全镇39个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代表党和政府为其点亮微心愿,用爱编织缺失的羽翼,为梦想插上翱翔的翅膀,照行他们前行的路。”二屯镇人大主席冯文英动情地说。

原来,他们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移风易俗(民政)专业队队员和二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今天他们变身为助残爱心大使,就是为了赶在全国助残日之前,让全镇所有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都能梦圆。

据组织者透露,一二级残疾均属重度级别,大多数行动不便,不能参加现场活动。而近亲属也都承担照顾者之责,他们离开家庭一分钟,残疾人成员受伤害的风险就可能增加百倍,所以经过慎重考虑,选用了这种首发仪式。

时光拉回到2021年10月,那一年,德城区探索的大救助“微心愿”集中认领仪式在中心广场举行。当时,在众多的推介项目中,“织翼•助翔”计划就是其中一个。就是那个在当时看也不怎么起眼的小项目,如今已经帮助全区651名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圆梦,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带给自己的幸福。

“微心愿”以她神奇的魔力,赓续着大爱,传递着文明,推动着共富,但背后的艰辛又有几人知晓呢?

“一个心愿要从思想变为现实,要从线下转到线上,再由线上转到线下,变成实物后还需要志愿者的送达,中间经过数道程序,每个环节都浸透着各级民政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区救助服务中心主任淳月新介绍。今年以来,区大救助工作专班办公室实施了“微心愿”提升工程,对模块进行全流程改造和优化,各村居民政协理员、镇(街)民政干部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用,把“微心愿”做成了大系统、大文章。

4月9日全区大救助微心愿之“织翼•助翔”策划书(优化版)出炉后,各级民政工作者克服严峻的疫情防控影响,用短短20天时间就完成了征集、汇总、分类。进入5月份后,区级团队又进行了紧张的询价采购,克服了单品多、种类多的困难,终于赶在助残日到来之前备齐了全部货品。“这些可不是一般的货品,这75类商品中,每一件都承载着服务对象太多的期冀,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我们丝毫不敢懈怠。”区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王晶说,刚采购回来的她风尘仆仆,有些疲惫,但精神饱满。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