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着最后一箱孕满周氏啮小蜂的柞蚕蛹放入恒温冷库,我市首批林业有害生物天敌——周氏啮小蜂的繁育工作正式宣告结束,接下来将继续开展第二批次的繁育工作,预计到6月下旬进行集中释放。为助力我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我市将重点在城区范围内进行释放,提高城区林木病虫害的生态治理水平。
周氏啮小蜂是一种美国白蛾蛹期的优势寄生蜂,寄生率高、繁殖力强,还可寄生杨树舟蛾、柳毒蛾和国槐尺蠖等其它鳞翅目害虫,其成虫可以敏锐地寻找到隐蔽在各种化蛹场所的老熟幼虫和蛹,将卵产于害虫蛹内,通过取食蛹内养分完成自身发育,从而达到杀死美国白蛾等害虫的目的,并可在野外自我繁殖,实现生物防控良性循环。
该技术是一项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在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对一些害虫具有连续而持久的控制作用。我市于2008年引进周氏啮小蜂繁育技术,每年繁育数量都在5亿头以上,在历年的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害虫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人工繁育释放周氏啮小蜂可以提高自然界小蜂的种群规模,增强自然界天敌的控制力,抑制美国白蛾、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鳞翅目食叶害虫的反弹,从而减少采取化学防治等应急药剂除治措施的频次,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