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案件数三连降,群众安全感飙升!德州全力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案件数三连降,群众安全感飙升!德州全力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转载 靳冬群2025/05/23 14:24: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发布 编辑:德州发布 4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展示我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果,5月23日,我市召开德州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周少国,市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王慧,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范树林,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鲁英杰,市司法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贾长群,市信访局信访督查专员李孝林,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俊芬出席,介绍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市委政法委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围绕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化”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多头跑”向“一扇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升级。今年1至4月份,全市命案发生数、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查处数分别同比下降75%、17.4%、17.4%。综治中心日益成为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德州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政法战线、职能部门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

  一、高位谋划部署。市委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先后3次专题研究,将其列入2025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委书记田卫东同志、市长朱开国同志多次深入到县市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调研,有力推动了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

  二、抓实阵地提升。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五有”标准,建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阵地。立足乡镇主战场、县级终点站、市级总协调功能定位,乡级重在统筹信访、司法、公安等资源力量形成综治合力,县级重在整合调解、信访、仲裁、速裁、公证等功能搭建综治平台,市级重在强化统筹协调、研判预警、协调联动。截至目前,1个市级、12个县级、134个乡级综治中心全部达到“五有”标准。

  三、推进资源融合。一是整合部门资源。推动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市民热线中心等平台功能进驻综治中心,实现“多中心合一”。推动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相关部门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入驻。二是聚合社会资源。各级综治中心引入529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25个行专性调委会和168家司法调解组织。聘请156名退休政法干警入驻中心担任调解员。三是融合科技资源。全面部署应用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推广“山东解纷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打通部门信息系统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数字赋能。

  四、强化制度运行。健全矛盾排查、会商研判、协调调度、风险预警、联合处置等各项机制,进一步规范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工作流程,形成从发现、受理到介入处置的完整闭环。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专性调解“四调联动”优势,推动“访调诉”有效衔接,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能力。对重大事项利用提示函、督办函及时跟踪督办,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1至4月份,各级综治中心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996件,化解率达96%。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建设,按照乡镇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村(社区)配备1至3名人民调解员的标准,发展培养人民调解员1.7万余名;按照规模适度、覆盖有效原则,全市优化网格1.1万个,配备网格员1.4万余名;按照专职治保主任1人、治保委员不少于2人的标准,建立村级治保组织5663个、配备治保人员1.8万余名,今年1至4月份,共提供有价值情报信息647条、案件线索90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44人。

  下一步,市委政法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工作安排,以综治中心“五个规范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对标对表,完善提升,做到场所设置再规范、部门入驻再规范、运行机制再规范、督办落实再规范、信息化平台再规范,全面发挥综治中心的实战效能,在更高水平上打造矛盾纠纷“终结地”、社会治理“晴雨表”、服务群众“连心桥”,切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答记者问



  请问人民法院如何通过参与综治中心建设,进一步形成多元解纷合力,回应人民群众更高司法需求?

王慧

  在参与综治中心建设过程中,德州两级法院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发力,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进一步凝聚多元解纷合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更高的司法需求。

  一是搭建多元解纷平台。在综治中心设立专门的法院诉讼服务窗口,部分基层法院还设立有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室、调解室,平原法院将一个人民法庭整建制派驻县综治中心开展工作。同时派驻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法官及工作人员常驻,为人民群众提供立案服务、诉调对接、案件调解、信访接待、司法确认、法律咨询等“一站式”“菜单式”诉讼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司法服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实现入驻,其中常驻法官21名、法官助理20名、书记员27名,入驻审判团队5个,轮驻审判团队15个。市法院、夏津法院相关经验做法被省院、市委政法委宣传推广。

  二是构建协同解纷机制。与政法委、公安、司法、信访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对接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共同商讨解决处置方案。对进入综治中心的纠纷,根据类型和性质,及时分流至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形成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累计对接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79次。

  三是强化先行调解工作。依托综治中心的多维调解力量,构建“预防在前、诉调分流、分层递进、衔接配合”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积极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先行调解解决纠纷,对适宜调解的案件,委派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及时出具调解书或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的,迅速转入诉讼程序,由驻点法官无缝对接审理,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减少当事人诉累。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化解矛盾纠纷2043起,完成司法确认397件。

  四是发挥信息技术赋能。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一张网”建设,实现纠纷在线受理、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功能,打破多元解纷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综治中心有力平台,积极推广“两状”示范文本的应用,便利当事人诉讼。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矛盾纠纷类型和高发区域,为综治中心和相关部门开展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请问人民检察院派员入驻综治中心,如何履行职责?

范树林

  一是依法办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对综治中心统一受理并转送交办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及时进行审查,属于检察机关管辖且符合受理条件的,依法高质效办理,逐案开展风险评估和矛盾化解,落实件件回复、答复和结果反馈工作,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或者诉讼监督案件检察监督程序已经穷尽的,可以向综治中心提出重新分流、转办的意见;属于法律咨询类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结合检察职能,进行规范、详细的解答。

  二是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对于涉检信访事项,利用综治中心多元化解区,积极开展检调对接,综合运用听证、司法救助和社会帮扶、心理疏导等措施,推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对于不涉及检察机关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要在本地区党委政法委领导下,立足检察职能,协同配合入驻综治中心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疑难复杂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释法说理、思想疏导等工作。

  三是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利用综治中心全量汇聚信访数据的资源,加强法律监督线索收集、筛查、甄别、初核、移送等工作,进一步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

  四是协同开展服务管理。对在办理案件中反映的和信访工作中接收的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三失一偏”(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性格偏执)等人员的信息,及时向综治中心预警提示,配合落实服务管理政策措施,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五是加强分析研判。针对群众反映的集中性、普遍性等问题,利用综治中心数据,结合检察职能,认真分析查找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公安派出所如何做好与乡级综治中心的协作联动?

鲁英杰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对于提升新时代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公安机关将与各级综治中心协同作战,切实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大合力。对于公安派出所与乡级综治中心的协作联动,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工作机制联建。着眼打基础、管长远,建立健全纠纷移交、隐患通报、联动处置、跟踪督办等协作机制,加强公安派出所与综治中心的工作联动,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水平,有效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

  二是抓好职能人员联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将公安派出所的群众诉求接待功能入驻乡级综治中心,派驻人员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做好会商研判,加强风险研究分析和信息交流互通,整合优势工作力量,推动问题隐患依法妥善处置。

  三是抓好综合治理联动。深化矛盾风险排查化解,积极会同综治中心和有关职能部门,起底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推动实质化解。深化社会面整体防控,推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及时通报和共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基础数据,分析治安隐患,完善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深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督,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和正向激励机制,推动社会治安协同共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请问市司法局围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如何?

贾长群

  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采取三项措施,切实发挥调解工作在预防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强化集约整合,配合中心建设。组织市综调委和市法律援助中心整体入驻市综治中心,推动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为乡级综治中心配备专职调解员270人。今年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12149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76件,解答法律咨询4326人次。

  二是拓展覆盖领域,建强调解组织。健全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34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5157个,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25个,打造“小龙调解”“老孙说理”“岳超说法”等群众家门口的品牌调解室72个,实现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

  三是加强协同联动,优化工作机制。与公安、法院、信访、检察院等部门分别出台意见,建立“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针对涉法涉诉、土地征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排查调处活动,年均调处矛盾纠纷5.8万余件。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部署要求,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集成与融合并举,在凝聚多元解纷力量、建强调解队伍上下功夫。二是聚焦纠纷化解需求,在完善组织网络、建好前沿阵地上下功夫。三是牢牢把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要求,在建章立制、流程再造上下功夫,以扎实有效的行动,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请问市信访局在推进信访工作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有哪些举措?

李孝林

  一是全力推动入驻。市、县信访部门与综治中心同谋划共布局,共同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信访局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公室选派精干力量,常态化入驻市综治中心。12个县(市、区)信访接待中心入驻县级综治中心,实现进一扇门,解决群众事。

  二是规范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办理。根据《信访工作条例》诉访分离要求,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窗口进驻市综治中心,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接待、受理、办理进一步规范、高效。

  三是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按照《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措施》要求,对无法导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程序且当事人坚持信访的,信访部门受理后转交有权处理机关、单位,通过信访程序依法办理。对已经依法终结或经信访行政三级办理终结的事项,做好登记和解释,引导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反映,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好良好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

  下一步,市信访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信访工作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是按照信访行政三级办理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在综治中心设置引导受理区,做好群众接待、登记、受理、办理等工作,让群众进一门、跑一趟。二是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加强与司法部门对接,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信访部门设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组织,引导信访人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问题,加大信访事项调解化解力度。三是注重从信访日常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前分析研判,研究解决办法,推动从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等层面解决,提升源头预防、化解能力和水平


  请问12345热线如何借助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群众诉求的解决?

刘俊芬

  12345热线是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窗口,通过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了重复诉求、矛盾纠纷、行业领域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诉求办理水平。

  一是重复诉求联合办理。12345热线与市综治中心共同建立了《12345市民热线重复诉求闭环推进工作措施》,形成了领导包案化解、联动办理、集中研判、风险预警等8项机制,双方围绕长期重复反映的应办未办诉求、重点领域多人重复事项联合推进,对重大事项联动督办,共同推进久拖不决事项解决。截至目前,双方共同推进解决群众反映合理的重复诉求34项、452件次,推进拖欠工资、消费者维权领域等一批高频问题彻底解决。

  二是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利用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的优势,借助信访、司法、公安等资源力量,进一步优化12345热线矛盾纠纷类问题处置机制,促进该类问题高效化解。一方面,群众来电反映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矛盾纠纷事项时,12345热线受理员引导其前往最近的综治中心由专业调解员进行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效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12345热线与司法、公安联动 ,通过律师解答、110转接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法律咨询需求,快速化解矛盾冲突。

  三是行业领域问题专项深办。借助综治中心牵头抓总作用,12345热线定期梳理领域性、行业性集中问题,与入驻单位、关联部门一起从行业管理、领域治理角度出发,寻找深层次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完善政策机制,推动群众诉求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从制度上、源头上解决群众问题。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