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闪电深1度|如何做大乡村富民产业?山东这样作答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闪电深1度|如何做大乡村富民产业?山东这样作答

转载 靳冬群2025/05/08 16:21:2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编辑: 1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山东又有新动作。

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虽然这并非山东首次发布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举措,但此次新动作,仍对外界释放出更多信号。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山东聚焦重点产业,提出涵盖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等六大方面20项具体举措,聚集资源要素,培育发展动能,积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

这意味着,下一步山东将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扩大富民产业辐射带动力、提升富民产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富民产业持续发展力。一场规模空前的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将在这个农业大省铺展开来。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强省。无论是在吸纳就业人数上,还是在产业产值上,山东农业发展的优势都十分鲜明。在这个基础上,着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是立足山东农村发展实际、着眼“三农”发展全局的有益之举,亦是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纵观过往,山东一直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重要课题来抓,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无论是支持多个县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行动,还是深入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振行动,抑或是推动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山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全省农业“接二连三”的探索之路愈加清晰。

效果也十分明显。2024年,山东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1万家,粮油、果蔬、肉类、水产品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全国第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居全国首位,85%以上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7元,增长6.2%。

但山东也清晰地认识到,乡村富民产业首先看“产业”,只有产业能经得起市场检验,才能带动农民富起来。此次山东提出,要深挖“土特产”资源,省市县梯次编制乡村特色产业目录和规划,完善“13+N”培育体系,同时集聚要素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镇,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到2027年,特色产业产值过2亿元专业镇450个、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700个,培育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40个。

而从这份最新发布的文件中,还能感受到山东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决心之大。山东提出,2025-202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帮扶引导资金,对10个产业帮扶弱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给予适当奖补;同时,通过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政策、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等,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