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姚淑心)
“以往每月都需进行检测机构日常监督检查,如今多数检查在线上即可完成。登录监管平台,核查上传数据,不仅节省人力,还能精准发现问题,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近日,乐陵市住建局监督管理人员李家友感叹道,“过去,人工抽查问题隐患犹如大海捞针;现在,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锁定问题点位,将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
李家友的深刻感触,得益于德州市住建局正在推行的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云监管”。自2023年9月实施以来,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处理2万余次预警,累计检索并推送9000余份需整改的不合格报告。
随着工程质量检测“智慧监管”模式的深入推广,德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实现了从传统人工到智能协同的创新转变。这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更为工程质量安全筑起一道数字化防线。
在“云监管”模式下,信息孤岛被打破,检测数据实现“全链条”贯通。
以往,检测报告与送检样品追溯困难。如今,通过市监管平台,检测机构对混凝土试块、钢筋、水泥、主体回弹、桩基静载等检测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上传,杜绝人为干预。
每组数据都有平台赋予的“电子身份证”——二维码。监督人员使用手机App扫描报告二维码,3秒内即可获取该检测样品见证取样及检测全流程记录。目前,平台已成功接入55家检测机构,上传数据47万余条。
监管模式的转变,让“数据跑腿”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如今,检测机构的信息登记、合同登记、外检计划登记、不合格上报等事项,均可在监管平台直接提交申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摒弃以往“一刀切”的检查方式,监督管理人员依据监管平台核查情况,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监督检查。问题较少的企业,适当降低检查频次;问题较多的企业,则重点监管。
新模式的应用,既提升监管效率,又避免“一刀切”对合规企业的干扰。目前,平台已完成55个检测机构信息登记、6600余份合同登记、15000余份外检计划登记。
德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以精准监管推动检测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的保障作用,全面推动德州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