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昭勃 通讯员 吕金焱 蒿楠)
近日,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直属三大队在日常执法巡查中,破获了一起性质恶劣的非法网约车营运案件。
涉事司机原本持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属于合规网约车驾驶员。然而,为降低车辆保险费用,该司机将营运车辆性质变更为非营运,却仍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单载客,最终被执法人员依法查处。
今年3月,德州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借助非法营运智能识别系统进行大数据比对时,发现该车存在异常高频次接单行为,随即对其展开重点布控。3月27日,执法人员在德州东站周边巡查时,通过现场核查乘客订单信息、平台数据及车辆性质证明,确认该驾驶员在未取得合法营运资质的情况下从事网约车经营,已构成非法营运行为。
“此案与普通非法营运不同,涉事司机曾长期合规经营,明知变更车辆性质后继续营运将违法,却仍为私利故意逃避监管,性质恶劣。”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直属三大队负责人陈承志表示,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客运市场秩序,而且车辆脱离营运保险保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合法权益将受到严重损害。
根据规定,营运车辆转为非营运后不得继续参与经营,违者将面临严厉罚款。目前,该车因涉嫌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已被立案调查。
“保险费看似是成本,但安全才是底线。为省钱而违法,最终只会付出更高代价!”执法人员呼吁从业者严守法律红线,切勿为短期利益损害行业生态及公众安全。市民若发现非法营运线索,可通过12328交通服务热线举报,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出行环境。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出行时务必选择正规合法的网约车或出租车,拒乘黑车、远离非法营运,保障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非法营运乱象,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