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为在全市营造文明用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倡导全社会使用公勺公筷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日前,德州市商务局向全市各餐饮单位、广大市民发出倡议,餐饮服务单位根据用餐人数和菜品数量做到“一菜一筷(分餐夹),一汤一勺”,要主动提醒、劝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广大市民要树立公筷公勺意识,聚餐时自觉索要、设置公筷,养成自己使用公筷夹菜、公勺取汤,给他人夹菜递菜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习惯。
26日,记者在城区部分餐馆采访中了解到,提供公勺公筷的商家多了,人们也正在逐步接受“公筷公勺“,使用“公筷公勺”逐渐成为新“食”尚。
商家:多数餐馆
在“公筷公勺”的配备上,不少商家早就行动起来,并根据自己餐馆的特点进行配置。26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华一楼银座店看到,服务员开始进行摆盘,在主桌上摆放一副有着金色镶边的筷子和银色勺子。“摆放的目的就是提醒客人,我们这里有公筷公勺,等客人落座后,我们会在每个客人手边再摆放一副公筷公勺,这样他们使用起来就更方便。”该店的店长王凡静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区分公筷和使用筷,公筷上会包一块金边以示区别。
而在大学路上幸福小馆餐厅记者参加,这里不仅有公筷公勺,还有公夹。该餐厅的总经理刘明星告诉记者,餐馆开业6年时间,一开始配备的就是公筷,后来根据需要又添加了公勺,最后在顾客的建议下,为了布菜更方便,又添加了公夹,这些东西摆放在一个专门的小桶内,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部分餐馆都有配置公筷公勺,但也有一些餐馆认为公筷公勺的使用不多,有的是配置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提供,有的是干脆没有提供。
市民:意识虽有 使用却
餐馆配备了“公筷公勺”,但使用情况又是如何?王凡静和刘明星均表示,从客人的使用情况看,人们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顾客会主动询问是否有“公筷公勺”。
虽然顾客的意识提升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习惯”的程度,王凡静说,“家宴和朋友聚会时,公筷公勺几乎没人使用,有人还说嫌碍事,让服务员撤走。”
市民张女士则告诉记者,自家出去吃饭,不少饭馆桌面上或者菜品里都摆放着“公筷公勺”,但使用起来总给人一种距离感,感觉和对方不亲近,所以也很少使用。
还有不少市民表示,是否使用“公勺公筷”和菜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西餐和火锅,是很难做到使用“公筷公勺”的。
呼吁:制作统一有明显标识“公筷公勺”
虽然人们的意识提升了,餐馆也在不断推行“公筷公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碰到了难点。天衢路上一家餐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使用“公筷公勺”的过程中,使用混乱是一个原因。“不少餐馆只是拿出和顾客使用筷子一样的筷子和勺子作为公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混淆,一不留神就分不清那副是公筷公勺,索性也就不用了。”
不少商家也表示,他们很乐意推行“公筷公勺”,这是一个餐馆文明和品味的体现,但也希望能够有统一的、明显标识的“公筷公勺,这样使用起来有明显的区分,人们看到后或许使用的意愿更强烈,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也会更好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