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德州今年将建成4座高速快充站、4座公共快充站、24座公交专用充电站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副刊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德州今年将建成4座高速快充站、4座公共快充站、24座公交专用充电站

原创 徐鑫2022/04/22 10:41: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24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2日,我市举行国网德州供电公司“七城同创·电力先行”十项举措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李宝中,国网德州供电公司总工程师李国成出席发布会,围绕“十项重点工作求突破”,扎实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等重点任务部署,介绍国网德州供电公司“七城同创•电力先行”十项举措方面的工作情况。

全力以赴保障供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求

德州供电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政治责任,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用电需要,强化电网统一调度,科学做好电网负荷和发电情况研判,确保电网供需实时平衡。加强12个重要通道、20条过境线路巡视监测,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严防外力破坏等因素导致电力供应受损事件发生。严格管控电网检修计划,供需紧张时段不安排影响发电机组出力的电力设备检修。加强30个地方电厂和51个新能源场站检修计划管理,密切跟踪地方电厂电煤库存和机组状态,避免非计划停机。紧盯60个重要客户、33个重点场所,制定以“双路径、四图示”(供电路径、抢修路径;客户高低压系统接线图示、重要负荷接线图示、发电车行驶路线图示、发电车接入点图示)为重点的“一户一册”供电服务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中国-东盟市长论坛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积极融入县域城乡一体化,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电网设施建设,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18.35亿元,开工35千伏及以上线路445公里,变电容量124.2万千伏安;投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137.6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63万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218.51公里,新增配变容量3.25万千伏安,乡村户均容量提升至3.12千伏安/户,推进城乡电网融合发展。围绕10个“吨半粮”示范区和高标准农田,开通绿色接电通道,确保“早用电、用好电、不停电”。组织党员彩虹服务队对1.29万个排灌台区进行安全用电排查,保障农灌用电安全稳定可靠。2022年建成4座高速快充站、4座公共快充站、24座公交专用充电站,完成全市80台存量充电桩升级改造工作。5月底建成庆云全域绿电供电示范充电站。6月底完成京台高速德州服务区应急充电舱布置。8月底完成全市32座城区公共充电站及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充电站智能运维试点建设。服务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提供电气化农业大棚、电气化畜牧养殖、电采暖等典型方案,推广20个乡村电气化项目,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硬核提升报装接电质效,助力项目建设“开门红”

坚持“四个主动”,主动走访35个省重大项目、93个省重点项目、122个市重点项目,“一企一策”保障项目用电需求。坚持快速响应,对于重点项目新征用地引起电力配套设施迁改的项目,积极服务用地单位开展征地内现存供电线路迁改现场踏勘和方案制定,成立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专班,确保不因电力设施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坚持高位推进,落地实施“一主动二简化三压降四精益”“三早四一”17项惠企举措,以“专班工作制、挂图作战制、业扩日例会制”三大机制全面护航,持续提升重点项目办电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践行“一次办好”改革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出物流式“阳光业扩”办电模式,提供“网上国网”等多渠道线上办电,疫情期间全面推行不见面服务,发挥“线上服务预约”作用,助力客户“一次都不跑”。高标准推广“三零”“三省”服务,对省级及以上园区、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的10千伏企业用户投资电力外线到规划红线,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电力外线投资城乡全覆盖,持续压降办电成本。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企办电信息共享,配合打造“水电气暖信”一网联办,推出业务办理免提交证照证明清单,推行“无证明”极简服务,叫响“德电特快2022”,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

加快电网高质量建设,助力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

快速跟进德州天衢新区战略布局,积极对接政府需求,编制“天衢新区”专项电网规划,助力德州快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针对工业园区建设、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滚动修编“十四五”电网规划,助力德州经济发展。持续加大天衢新区电网投入,2022年计划投资2亿元,投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63.3公里,新增变电容量506兆伏安。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优化新能源接网全流程,超前开展接入系统规划研究等延伸服务,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依法合规的接网服务。编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规划,提高电网对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的适应性,优先保障5个国家级整县分布式光伏并网。在齐河、庆云、临邑等县区打造“全域绿电”“集中汇流”“整县开发”示范品牌。为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00万千瓦保驾护航,为市政建设“让路”,有序推进济南绕城二环线、德郓高速等电力线路迁改工程。

深入开展“供电+能效”服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企业用能优化提升,开展全市“两高”企业现场走访,出具能效诊断方案,“一户一策”助力客户优化用能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服务重点项目降本增效。为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上门开展“三项用能增值服务”,出具设备代维、能效提升、市场化交易方案,推动用户实施输变电工程建管、供冷供热供电、能源托管服务等综合能源项目,助力企业优化生产效能、提升运维水平。主动服务我市“双碳”建设,针对全市机关办公楼宇、公共建筑、大型工商业用户,专项开展光伏储能推广,助力用户对冲电价上涨成本。年内推动齐河莱钢“绿能炼钢”等15个节能降碳示范项目建成投运。

“数字电力”全面融入,打造数字经济电力示范

加快电网智能化提升和数字化转型,拓展5G、北斗等技术应用范围,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支撑能力。突出抓好电力互联网应用,按照德州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聚焦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体育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九大排头产业进行电力数据分析,打造9大产业数据使用场景,以数字化手段服务德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鲁北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城市大脑”建设提升行动。

坚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坚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持续做大做强不停电作业队伍,提升复杂类不停电作业能力,业扩不停电接火率保持100%;推广应用低压不停电作业,逐步实现低压配网检修向不停电作业转型,让客户用上“安心电”。推广“i 配网”移动应用,实现作业模式从线下“管”到线上“监研管评”转变,彻底消除长期低电压等问题,让客户用上“舒心电”。加快中压配网智慧化改造,故障快速就地隔离成功率提升至85%,用户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6%;推进低压配网透明化建设,公变实时监测覆盖率达到100%,让客户用上“放心电”。优化营配融合模式下抢修站点设置,补充低压抢修人员,建立贴近用户的“网格化”抢修体系,深化抢修全过程可视化应用,抢修效率提升20%,让客户用上“可靠电”。

“喜迎二十大,四进送服务”,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围绕“访客户、解难题、提品质”,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四进送服务”大走访,针对全市60个重要用户和246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提供能效清单、安全隐患清单、阳光业扩服务清单、惠民惠企政策清单等“四项清单”,制定综合能源方案、隐患治理方案、降本节支方案、设备代维方案等“四个方案”。针对23.75万户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客户,客户经理逐一入户走访,沟通宣传“阳光业扩”和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能效诊断和安全管理等延伸服务,帮助排解用电难题。针对7万户分布式光伏用户,重点走访调研补贴发放、发电容量、并网服务等,确保“阳光存折不打折”。针对今年开工涉及电力设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公司积极向省电力公司争取小区供配电设施设备改造所需的三分之一资金,建立常态沟通机制,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完成改造任务。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