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12月9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告了第七批96个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其中,德州45家地热矿山入选,入选矿山数量占公告总量的46.7%。
德州是地热资源富集区,目前已查明地热资源量约500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1.35%。地热井成井深度1300—1700米,地热水出水温度52—70℃。已探明全市范围内均有地热资源分布,回灌条件下年可采量约5亿立方米,可供暖面积6亿平方米。近年来,我市抢抓政策机遇,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矿业权出让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力,形成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德州模式”。
全力优化地热资源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推行“五案合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一件事改革,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查、项目工程多部门同步验收机制,实现了地热矿业权审批“方案同步编制、部门同步审查、项目同步验收”“采矿许可证与取水许可证并联审批”的“三同一并”新模式。开发企业从取得矿业权到拿到采矿许可证,时间缩减50%以上,方案编制费用减少30%以上。目前,全市已有4个“五案合一”综合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为全国首创。
深入开展先进技术研发。编制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地热绿色矿山建设评价规范》。依托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开展地热创新技术研发,主编行业和地方标准11项,建成了全省首个“砂岩热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回灌示范工程”,建设了地热+多种多能互补科普示范基地。德州市地热资源科技管矿平台建设成功并投入使用。
优化调整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发布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方案编制规范》团体标准,重新制定了《德州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地热开发利用制度体系。目前,分三批次已出让52个矿业权,成交金额3566.409万元,年内出让矿业权数额占历年累计总额的26%。我市武城县城区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项目、康博公馆小区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占全省总数的22%,全省最多。
今年11月份,在刚刚实施的《德州市地热资源管理办法》中,突出绿色低碳,明确采矿权人应当全面履行绿色矿山建设义务,要求新建矿山应于投产后1年内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改扩建、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未按规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限制申请各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停止受理新的资源审批,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建成绿色矿山。
下一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将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矿山督导力度,推动德州市矿业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