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民政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扩大老年读物供给、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优化老年阅读环境等工作举措,旨在推广老年阅读、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老年阅读工作中,老年群体的读书需求是什么?现有的阅读产品和设备是否能满足这些需求?数字化时代,如何让老年人阅读更“悦”读?12月1日,记者走访德州新华书店、德州市图书馆、德城区图书馆,倾听老年群体的阅读诉求和心声。
老年人在书中寻找心灵慰藉
12月1日下午,德州市图书馆的角落几位老年人坐在一起,一位手拿放大镜翻阅书籍的老年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聊天中记者了解到,他今年已经80岁了,“图书馆冬暖夏凉,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看书的环境,一来可以消磨时间,二来可以了解历史开阔视野。”老人告诉记者,每天空闲时间他都会坚持来图书馆阅读红色故事与人物传记,风雨无阻。“我年纪大了,看书确实有些吃力,得借助放大镜,但翻阅纸质书会让我更有阅读的真实感。”
说起阅读的好处,老人们便打开了话匣子,“读了书眼界就宽了,精神生活更丰富了。现在社会发展快,很多的新事物跟不上,来图书馆读书,就像是能解开这种闭锁情绪的一把钥匙。”退休多年的孙奶奶表示:“年轻的时候就爱阅读,退休了闲着没事就来图书馆,一坐能坐大半天,安静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看书。”孙奶奶告诉记者,读书多以心灵教育类为主,当看到喜欢的好词好句就会摘抄下来,并且手写的过程,容易激发思考,产生更多的灵感,闲暇时间还会和孙女一起探讨,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
当谈及进入手机时代,阅读方式是否改变时,不少老年人表示会用手机浏览新闻了解新鲜事,但更多的还是翻阅纸质书。“电子书可以随时改变字体大小,确实很便捷,但纸质书可以让我更专注地阅读,深度思考。”54岁的辛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曾是教育工作者,所以在进行深度阅读和记忆时会选择纸质书,读一些消遣类内容时会选择电子书。
暖心设施助力老年人阅读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受困于视力变差、注意力难集中等因素,阅读容易疲劳,很多老人表示,自己也想看,但力不从心……为此,德州很多地方设置暖心设施方便老年人阅读。在德州新华书店,记者发现部分书籍封面上标记着“无障碍阅读”,翻来书本,每篇故事的开头还附了一个二维码,扫码之后就能直接听这篇故事的有声版。对于书籍的适老化设计不止这些,图书馆内部分书籍正文字号比一般书上的更大,行距也扩大了一些,方便老年人阅读。“看字是我最大的障碍,戴着老花镜,没一会眼睛又酸又涨,现在好了,扫码就能听书,简直太方便了,希望以后更加普及。”张奶奶说。
在优化老年阅读环境方面,德州市图书馆及德城区图书馆还在入口处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在读者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站)放置了老花镜、急救包、轮椅等,以备老年读者的不时之需,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免费送到老人家里。各图书馆内还配备有朗读机,德城区图书馆的存包处贴着各类书籍的扫码听书,便于老年人使用。“为了方便老年人阅读,馆内设置了老年阅览区,并上架了大字号文献专架,共130种238册,同时也整合了电子图书,期刊等书源,在公众号上设置了‘云图听声’及‘新语听书’线上听书。”德城区图书馆工作人员李越表示。
66岁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听有声书可以解放眼睛,只用耳朵听就行了,节省不少时间了解即时信息,还能调节心情。”“在德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德图云听书”专栏中,截至目前今年新语听书浏览量411972,相比去年同期呈明显上升趋势。”德州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韩帅表示。
阅读活动扩展老年人生活
除了老年人自发地去往图书馆及新华书店读书,各图书馆更是积极开展各类阅读活动,扩展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读书分享活动比自己一个人看书更有意义,收获更多,希望以后可以多多举办。”孙奶奶表示,重阳节时曾参与了德州市图书馆的朗诵活动,不仅让她收获了阅读的乐趣,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觉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近年来,老年人阅读热情越来越高,每天都会有近20位固定的老年人过来读书,其中以阅读历史,健康养生,人文,政治类书籍居多。”市图书馆报刊部主任李莉表示,“我们在日常接触中发现,爷爷奶奶们不仅爱看书,还爱写日记、写诗。我们还会在全民读书月,世界读书日时组织阅读及朗诵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读所感,从而丰富晚年生活。”李莉说,组织读书活动,是希望让老年人阅读更“悦”读。
采访过程中,部分老年读者也提出,很多报纸和图书的字号看不清,希望出版时能把字印大一点,馆内部分种类书籍更新不及时。对此,德州市图书馆及德州市图书馆表示以后会加大政治历史、养生保健、书法绘画、心理教育类图书的采购比例,加强大型字体图书期刊、报纸的征订,确保老年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轻松阅读、愉快学习。(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昭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