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未完全收到货款的起重机为何莫名消失?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将骗到的起重机变现,其中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日前,德州市平原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跨省市系列工程车合同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疑人4人,涉案700余万元,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伏法。
起重机不翼而飞 背后暗藏玄机
“是平原县公安局吗?我的起重机被人骗走了,价值170万呢?” 2023年7月,家住平原县金河源小区的居民宋先生到平原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称自己名下的一台车辆起重机被别人骗走了,损失近170万。
接到报警后,平原县公安局民警迅速向宋先生了解相关情况。经了解,2022年10月份,宋先生与史某等人签订购车协议,将自己名下市值165万元的起重机以98.62万元的价格,采取分期支付方式出售给史某。史某分两次共支付5万元后,史某就再也没有向宋先生支付购车款,且车辆厂家告知宋先生,该车辆的GPS定位于2022年11月份消失在云南边境且无法远程锁定,之后宋先生再也没有联系到史某。
民警意识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诈骗案,这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犯罪链,应该是团伙作案。经侦查,平原警方确定这是一起大型工程车诈骗团伙实施的系列合同诈骗案件。通过报案人宋先生提供的信息,最终确认犯罪嫌疑人秦某、史某、郑某和王某4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警方火速出击 疑犯插翅难逃
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民警确定这是一个分工明确、配合作案的车辆诈骗团伙。
警方迅速出击,组织精锐警力分赴胶州、北京等地,将刚刚诈骗得手,凌晨刚刚返回家中的史某、秦某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
随着办案民警进一步侦查和讯问,一个相互勾结、分工合作的车辆诈骗犯罪团伙浮出水面。2022年6月,史某从监狱释放没有生活来源,秦某趁机诱其出面与宋先生签订购买车辆合同施行诈骗,并且为了达到迷惑宋先生的目的,又找来郑某,三人共同出面与宋先生签订了购买合同。据秦某供述,诈骗的起重机被卖到了河北,获利15.5万元。
民警进一步循线侦查,发现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也曾将骗来的起重机卖给过秦某,并且,王某有和秦某共同的销售渠道为云南的收售黑车点,销赃人为吴某。经查证核实,在短短几年内,秦某、史某、郑某以及王某等人以此作案手段诈骗大型起重机械车辆共4辆,案值700余万。
乘胜追击 一网打尽犯罪团伙
深挖扩线,一追到底。办案民警迅速赶赴北京、重庆等地将犯罪嫌疑人郑某、王某相继抓获。
同时,对最终销赃人员吴某进行调查得知,吴某收车后,在云南边境拆除工程机械装载的GPS定位系统或将车辆“易容”后,销往越南或者在当地二手车市场进行销赃处理。犯罪嫌疑人秦某、史某亮、郑某、王某等人就是通过吴某在云南售往境外或者在当地二手车市场进行销赃变现。吴某通过将他人实施犯罪活动骗取的涉案车辆、工程机械等赃物变卖,实现了从联络、骗取、控制到完成销赃、变现的最后一环。目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判处有期徒刑。
对此,平原警方提醒,犯罪团伙往往通过在各地的工程项目合作群或者其他中介介绍下,表达购买意向,无论车型、用途、车损情况,只要是有出售转让或者租赁意向的,其都会与对方取得联系,并通过高价雇佣他人与对方签订合同,随后不断以各种理由拖欠、拒绝还款。在签订各类协议后,犯罪团伙的主要负责人就将车辆、工程机械等开往其他地市,通过拆除GPS甚至拆分车辆最后由专业销赃人员专卖二手市场或通过边境转往境外。
这类犯罪是以合同诈骗的方式进行,利用受害者或受害单位在疫情期间收入来源较少,也难以供应诸多设备机械等的货款,所以急于出售或者租赁暂时无项目可使用的空闲车辆、工程机械等的心理,与无合作经验、年龄较小的犯罪团伙找的“合同签订人”签订合同。又因工程项目还款数额较大,且还款晚的情况相对其他行业较为正常,所以案发后,受害人或者受害单位长时间无法意识到被合同诈骗的事实。发觉时,已经为时已晚。(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南 通讯员 梁家卿 谭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