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1月1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组对古树保护修复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实地查验、资料查阅、听取汇报、质询答疑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中的古树保护修复措施到位,相关资料完整,较好地完成了古树保护修复任务。
德州市古树保护修复项目主要对禹城市房寺镇蔚庄白塔寺小学院内2株国槐(1株二级古树、1株三级古树)、十里望镇韩寨村清真寺院内1株国槐(二级古树)进行保护修复。通过对3株树势衰弱、濒危的古树实施土壤改良、树干清腐、树冠整理、枝干防腐、树体加固、挖复壮沟、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修复措施,并安装围栏、警示牌、监测设备等加以保护,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古树,且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是生态环境、风貌特征、历史印记、文化传承与民众情感的重要载体。据调查认定,禹城市境内现存古树名木231株,并全部挂牌保护、划定保护范围、签订保护协议、落实保护责任主体。
今年以来,德州市多举措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组织各县(市、区)摸清古树名木资源动态,完善树种、树龄、生长趋势等信息,落实“一树一档”,形成完整的古树名木信息库。实行“一树一策”管护措施,推进倾斜下垂树枝支撑、高大古树安装避雷设施等举措,确保每株古树“老有所养”。
目前,德州全市共确认古树名木2116株,均已悬挂标牌并实行目录管理,其中一二三级保护古树数量分别为7株、72株、2037株。(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李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