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10%幼儿园儿童存在视力问题|即将开学,医院迎体检高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10%幼儿园儿童存在视力问题|即将开学,医院迎体检高峰

原创 阎润珍2024/08/28 18:04: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28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微信截图_20240828175449.png

即将开学,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如常迎来了幼儿园学生体检高峰期,也有许多家长选择在开学前,带孩子们来眼科“查遗补漏”。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眼科门诊中,不乏有部分儿童存在“假性近视”“远视储备不足”的现象。

8月27,记者从德城区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近三年来,德城区妇幼保健院承担的托幼机构平均每年查体25000人,屈光不正占比约为10%,包含了近视、远视、散光。幼儿园儿童戴起了眼镜,近视“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散光和假性近视是幼儿园孩子视力主要问题

“小朋友,把眼睛睁大,不要眨眼哦。”26日,在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眼保健医生张丽手拿视力筛选仪,正在对一名即将升入幼儿园的新生做视力筛查,并在电脑中记录下检查结果。

三岁儿童媛媛在德城区一家幼儿园上学,经初步检查,媛媛有50度近视,工作人员为其“散瞳”后,检测出视力为125度的远视,张医生诊断其为“假性近视”。

谈及幼儿园儿童近视率,张医生深有感触,她所在的眼科门诊上,幼儿园儿童的近视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近视“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0-6岁的儿童中,近视比例占10%,这其中就有60%的孩子是假性近视,相比近视来说,儿童更容易存在视力散光问题,占比约50%。”张医生翻阅了儿童体检档案,分析了儿童近视现状。“但是,假性近视必须在视力初筛后进行‘散瞳’才能够确诊是否是真性近视。”

张医生表示,在门诊中,除了近视以外,还有混合性近视的存在,也就是真性近视附有假性近视成分,既有器质性改变又有功能性因素,经治疗可有部分改善,但仍需要用眼镜矫正远视力。

采访中,张医生表示,现如今,受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影响,许多小孩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从而导致眼轴逐渐增长,远视度数随之减少,更多小孩的“远视储备”不足。“假设孩子在6岁时就只剩下50度的远视储备,那么在10岁之前很可能会消耗殆尽,进而变为近视。”


家长焦虑不安,对配镜有抵触

在儿童体检区域,10岁的小田检测结果为近视225度,陪同而来的父母表示:“孩子平日看电子产品比较久,近视也在意料之中,但就是觉得他太小了,现在就戴上眼镜以后就摘不下来了,所以会比较焦虑。”在眼科门诊,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近视而焦虑不安,并且对佩戴眼镜带有抵触心理。

对此,张医生解释道,并非所有近视儿童都需立即配镜。例如,假性近视或低度数且调节功能良好的近视儿童,或可暂缓配镜。但这一决策需基于医生的综合评估,而非家长自行判断。

市民高女士的孩子今年3岁半,即将步入幼儿园,经过检查发现孩子的“远视储备”已经不足了,她十分焦虑,其实不少家长和高女士有着同样的焦虑。“今年暑假太热,孩子在家里时间更多,现在小孩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市民郑女士说。

在采访中,记者明显发现每位家长都对孩子近视戴眼镜表示焦虑。“很多视力异常都是先天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意识不到自己的视力问题,而家长也往往察觉不到。”


医生建议:提高护眼意识,正确看待配镜

对于幼儿园小朋友的视力问题,特别表现为散光和远视、近视,出现这种情况的背后是家长对孩子视力健康的认识不足,容易错过早期干预时机。

“家长们要及时进行视力监测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视力问题。”张医生表示,远视储备虽不可“充值”,但可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干预和延缓其消耗,尤其要注意,家长和孩子都应当提高护眼意识,正确看待配镜。

张医生建议,每当孩子集中用眼时间30-45分钟左右就需要适当休息,可以尝试按摩眼睛、热敷眼睛、眺望远处,要保证孩子每日户外活动2小时甚至3小时以上。还要需要注意的是,吃甜食容易导致眼睛近视,小朋友不宜过多食用甜食。

同时,不要让孩子过早且过度书写阅读,包括接触各种电子产品,“其实就是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负担。”她呼吁,为进一步降低视力异常检出率,建议对婴幼儿尽早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并在幼儿园推行常态化的视力筛查。

张医生提醒,市面上对近视的治疗方式鱼龙混杂,家长对孩子产生视力焦虑可以理解,也要切忌“病急乱投医”。“近视不能逆转,家长应理智选择治疗方式,合理看待近视。”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明慧 摄影报道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