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7月29日,第四届山东网络文明周暨2024山东网络文明盛典在德州市拉开帷幕。活动现场,2024年山东省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发布。其中,德州案例《王杲铺镇网络文明素养基地》入选。
基础建设是“骨架”,基地要建得有形有范。2022年,基地实现“有场所、有设施、有展板、有宣讲、有书籍、有成果”六有标准。两年塑形定功能,2023年,基地建成“网络文明主题书屋”“VR智慧学习室”等六大功能区。三年造型出特色,基地打造网络名人工作室、网络文明直播间等六大特色板块。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1万平,基地成为集网络文明体验、网络主题宣传等为一体的智慧教学“网校”。2023年,基地入选“山东省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名单。
围绕网络素养六大维度,王杲铺镇策划了六项行动: 一专业培训强思想,举办网络普法、网络安全、网络舆情等专题培训60余场次,实现全员全领域全链条“三全”覆盖。二道德筑魂育新人,举办网络道德“小小讲解员”大赛、“VR道德智慧课堂”等活动20余场次,引导少年网民500余人次。三互动体验增趣味,举办网络文明工艺品创作、亲子互动游戏、社区读书分享会等活动30余场次,寓教于乐、互动教育,提升网民素养。四走亲宣讲亲联亲,选派宣讲员下沉宣讲走亲100余场次;邀请农民分享“好网民青年说”10余场次。五志愿服务共参与,招募网络素养教育志愿者3批100人次,推行志愿服务、实行积分管理,“红马夹”成乡村一道靓丽风景。六技能培育新农人,开设电商公开课12期,面对面、线连线地传授直播技能,带动50余名村民成为带货主播。
围绕“管活基地”,王杲铺镇探索了六项机制:一是“党建+基地”融合建设机制,“红杲先锋”党建品牌、“e起杲飞”基地品牌联合打造,党员培训、素养教育联动推进。二是“学习+磨课”内容生产机制,推行“议题策划、集中备课、专家点评”磨课机制,打磨优质课件10个、宣讲稿件20余篇。三是“基地+网格”沉浸教育机制,建成家庭站50个,打造“1+N”矩阵,形成“15分钟网络素养教育学习圈”。四是“部门+基地”联盟共建机制,基地与20余个县直部门签订联盟协议书,推进基地共建共享。五是“基地+基金”文明实践机制,实施新风公益基金,建立文明公园5处,开设文明课堂20余期,探索了资金众筹、文明共享的网络素养教育新模式。六是“育民+惠民”网络直播机制,与抖音等平台400余位主播合作,直播带动农产品日均交易6000余单、销售40余万元,农民“既富头脑,更富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