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升腾“烟火气”玩转“新潮味”!德州多业态多模式助力消费“破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升腾“烟火气”玩转“新潮味”!德州多业态多模式助力消费“破圈”

原创 阎润珍2024/07/17 17:20: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80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1.png


挤,拥挤。人潮汹涌。

热,火热。热闹升腾。

在这个暑热的夏季,运河古街网红打卡地、沉浸式街区、美食不夜城里交织着摩登时尚、科技前卫,引来一群又一群追逐自由奔放的年轻人;改造升级后的新街口智慧商圈、不断完善的德百奥莱广场,召唤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在浪漫与新奇中寻味快乐……这些德州新标签正在以自己的独特姿态火热“出圈”,成为区域消费“顶流”。据统计,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03亿元,增长10%,增幅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

消费场景、消费层级的不断升级,得益于近年来我市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改革措施,从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到构建消费热点再到满足消费需求,无不显现着德州不遗余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的决心。

正因为改革措施的不断纵深推进,我市也加快了打造具有国际范、德州韵、市井气、潮流风的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步伐,不断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主拉动力作用,不断推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恢复和扩大消费,从提升城市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品牌集聚度、商业活跃度、通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六个维度发力,全力激发消费活力“细胞”,点燃城市“烟火气”。

12.png

提升消费供给创新力
劲吹细分赛道“潮流风”

夜幕降临,灯火燃起,德百奥莱广场开始熙熙攘攘起来。

4年前,这里还是一处废弃厂房,一副清冷模样。时逢新旧动能转换,一场声势浩大的商业综合体改造就此拉开帷幕,将废弃车间、仓库、员工宿舍改造为由5栋现代风格商业体验馆、4条特色风情街区、酒文化主题公园、花园式广场组成的集新业态商家、品牌餐饮等零售餐饮于一体的生活体验中心。4年时间,它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德州市民的“夜游”新选择、新晋“网红打卡地”、城市消费“新地标”。

4年后再次走进这里,从白天的吃喝玩乐购到夜晚的大唐不夜城,每到一处都是一个“惊喜”,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沉浸式”游玩与消费,把文化嵌入各种消费场景,让游客“过境更想过夜,打卡更想刷卡”。废旧厂房的华丽蜕变,是我市商业街区改造升级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商业综合体、街区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

从齐河黄河人家旅游民俗聚集区到夏津德百温泉小镇……越来越多的消费聚集区出现在市民身边。截至目前,我市打造国际知名品牌61个、国内知名品牌80个,老字号数量112个。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全市建设5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数量达12个、市级以上商业步行街18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5个,获批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加速布局消费新地标,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德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科长孟繁云表示,按照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目标任务,我市正优化消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布局,强化枢纽功能,打造消费地标,全面提升城市商业功能和消费环境。

这些不断涌起的消费地标,正加速推进德州形成多核心商圈的城市格局,极大提升了我市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的繁荣度、活力度和凝聚力,让人气集聚。

扩大消费市场吸引力
燃旺街头巷角“市井气”

走进新街口智慧商圈内,人们惊喜地看到,到处充斥着“科技范”。园内的智能座椅在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同时还能为手机充电;“智能化的指引牌”只要根据大屏幕提示就能跟随不断变换的电子显示牌找到想去的地方。

“经常带孩子来这里,正在不断升级智能化设施,让我能够快速找到想去的地方,园区内还有智慧灯杆,上面配备了一键报警功能,满满的安全感。”市民李女士说。

12.png


  除了不断升级的智慧商圈,还有跟随潮流打造的运河古街,青砖灰瓦、明清风格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牌坊高高耸立,几艘游船静静停泊在运河码头……这条精心打造的一条古韵与文化结合的文化街区,如今,这里又增加了“德州”网红墙,还有“德言德语”方言墙、“夹心”胡同等打卡点,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得景区人流量显著提升,不仅仅是本地游客前来打卡留言,也不断吸引着外地游客到此一游。

13.png

市井气是城市经济的“精气神”,也是消费繁荣复苏最生动的体现。德州市以“政府搭台、商家唱戏”,吸引消费回流,拥抱市场。为此,德州出台了《德州市优化消费环境若干措施》《德州市商贸流通行业促消费政策措施》《德州市促进专业市场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活跃了消费市场。“外来居民来德州消费,与德州市居民享受相同的消费激励政策,政策发力,扩内需,统一市场,促共享。”孟繁云说。

有了政策的支持,德州不断打造消费新场景,实施黄河、大运河牵手工程,建设运河博物馆群,打造“运河手造”集中展示地,先后举办中国·京津冀鲁体育产业交流大会、中国速度攀岩系列赛、全国青年女子篮球赛等国家级赛事10项、省级赛事6项、市级以上赛事300项次,发放体育消费券700多万元,拉动体育消费。

塑场景聚活力
会展经济开拓消费“新动力”

会展业是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一场展会具有带动交通物流、批发零售、酒店餐饮、文化旅游、广告印刷等多重消费的功能。

在天衢博览广场一期、二期项目现场,新的“城市展厅”也正迅速向前推进。项目依托德州市区位优势,集会议、展览、餐饮、商务、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会展综合体,用于服务德州及周边区域会议、展览等需求,同时也是推动德州市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桥梁。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低碳绿色新能源理念,对会展行业进行绿色赋能,对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为提升德州市形象,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集文化、旅游、文创、科普、教育、会展等多元共生、多业共赢的生态集群的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项目在建成后也将成为德州市地标性建筑群,对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丰富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今年2月,市现代物流及会展经济产业链办公室制定了2024年重点招商活动计划,梳理摸排“再访总部”重点物流会展项目,修改完善2024年物流会展产业链招商图谱,参与制作产业链招商手册,为精准招商提供保障。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会展资源丰富等特点,大力发展“小、专、精”产业展会。充分挖掘各产业协会的会展资源,结合我市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举办质量高、专业性强的精品展会,打造专业品牌,办好专业性展会。随着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竞相发力,消费带动能力逐步释放。

经过合力攻坚,我市会展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消费方面,截至目前,我市先后举办了“2024德州市春季黄河大集家装专场暨第13届德州市春季家居博览会”“2024德州市春季消费品以旧换新节”“2024山东消费促进年 山东家具消费节—宁津县第二届家具展览会”等各类促消费活动50余场,协调重点企业、金融机构优惠让利资金5000万元,拉动消费20多亿元。

强力建设现代物流枢纽
提升消费“辐射能级”

在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的电商仓库,仓库内此起彼伏打包封箱的声音,员工们正在根据网络订单配送打包商品。“公司主要销售速冻水饺,以前仓库小,进货多了没地放,种类、货量都受限制。2022年我们通过招引入驻园区,这里靠近原料原产地节省了物流成本,而且冷库存储量大,水饺的馅料、种类也多,大大增加了销售额。”入驻企业仓储负责人王丙强说。王炳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每天销售量在800单左右,如今每天能售出3000多单,冬天旺季的时候每天最多能卖到7000多单,营收翻了好几番。

14.png


“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项目是今年的山东省重点项目,目前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完工投用,储量达十万吨,已吸纳山东德州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德州乡盛食品有限公司、雪川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皇家小虎等40余家本地、外地客户入驻,为企业提供储存、中转、发运等服务,辐射范围200多公里。”德州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凯德现代冷链物流园区总经理王海博介绍道,园区还设置电商直播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直播带货服务等综合性赋能服务。   

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当前,消费不断升级对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德州不断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智慧物流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 

依托现代物流,我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今年以来,实施“电商提升年”行动,组织参加2024全省网上年货节、百万网红带货专场等电商促消费活动等。提升电商产业园区载体功能,引导各县(市、区)通过盘活闲置厂区或利用现有楼宇,建设生态完善的思安上产业园区。目前,全市拥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1个,其中德州金茂源物流园等6个已建成运营。

“消费在德州”,如今不仅仅是一个美好愿景,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断优化消费载体和环境,引领消费新潮流和新风尚,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消费之都”,让城市迸发出更多生机与欢乐,德州一直在路上。(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南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